道德經講師、國學應用領域講師
2019-06-26 更新 674次瀏覽
第一講:中國文化的核心精髓——道
1、文化決定管理
2、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
3、圣人論道與道治企業(yè)
第二講:揭秘神人老子和《道德經》奇書
1、神人老子
2、《道德經》奇書
第三講:解讀《道德經》智慧精髓——道德
1、道——眾妙之門
2、德——厚德載物
第四講:大道智慧與現代企業(yè)管理
大道之一:無中生有的管理創(chuàng)新之道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案例:天地萬物之成住壞空,
大道之二:上善若水的柔性管理之道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末之能勝。
案例:唐太宗與魏征,水滴穿石的柔之勝剛
大道之三:知人自知的人才管理之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案例: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孫子兵法的知己知彼
大道之四:不爭善勝的辯證管理之道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案列:劉邦拜將,漢文帝的不爭而勝
大道之五:無為而治的輕松管理之道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案例:漢初黃老之治,蕭規(guī)曹隨,杰克韋爾奇的簡單管理,許文龍的不管理
大道之六:無私大私的領袖大成之道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案例:“及時雨”宋江,牛根生的財散人聚理論
課程標簽:道德經應用 | 國學與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