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領域
國學心理 > 傳統文化
-
適合行業
電力能源行業 生產制造行業 政府機關部門 教育培訓行業 其他
-
課程背景
老子者:姓李,名耳,字聃,古之孔圣人贊之曰:“其猶龍呼!”,而今位列英國大不列顛國家博物館世界古今十大之思想家之中,而又因僅僅著五言千之微的《道德經》更被《紐約時報》列為古今世界十大作家之首。可見其非常人矣,真乃神人也!
《道德經》:僅僅五千言,而古今注本卻達幾千種之多,這在古今中外絕無僅有。毫無疑問《圣經》是這個世界銷量最多的書,那緊隨其后的是那一本書呢?或許會讓你意外,據統計此書便是老子的《道德經》,很難想像一本如此艱澀難懂的古文書,竟有如此受歡迎,而且國外更甚國內。該書被漢代的史學大家班固稱為“此君人南面之術”,而明太祖卻如此贊道:“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致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可見評價之至高,無以復加。近代被譽為近乎完人的曾國藩說:“一日不讀老莊,身上就充滿酸臭之氣”;而魯迅更是評價道:“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由此,讓我們深深的明白《道德經》真非讀不可!
然而,當今國內對老子的《道德經》卻很少普及教化,如此之生命大智慧,被德國總理呼吁全國人手一冊,而國內卻眾人鮮知,或雖有知道卻也很少讀懂它,更不說用它。真是可惜遺憾至極!
眾所周知,儒家修身治世的核心經典《大學》的三綱八目,是國人價值觀的基本反映,而所有這些都可以追本溯源到老子,在其所著《道德經》中都可以找到發源,所以魯迅說“中國文化的根柢全在道家”。
為此,道覺老師將帶著無限的使命感,傳播國學經典,普及和弘揚道德文化,讓老子的絕世智慧,被更多人了解、理解并運用于修齊治平,以助天下蒼生創造更大的事業和收獲更完滿的人生。
-
課程目標
認知老子,研讀絕世經典,徹悟宇宙、世界、人生大道,從而生發智慧,以覺己度人。
-
課程時長
三天
-
適合對象
各大中型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中國文化的核心——道
1、道是什么
2、當今世道
3、圣人論道
4、修道法門
第二部分:神人老子與《道德經》奇書
1、神人老子
2、《道德經》奇書
第三部分:《道德經》智慧精髓
1、玄妙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2、上善之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第四部分:干部修養之道
1、有無相生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無為而治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3、大私無私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4、處下不爭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5、柔弱勝強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6、止于至善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課程標簽:道德經應用 | 國學與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