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培訓實施的職責,你那只是看場子
- 瀏覽量:1011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20-11-07
近日收到一個學員的咨詢,對于培訓實施工作存在一定的困惑,通過和她深入訪談,發現了很多培訓從業者對于培訓以及“培訓實施”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
培訓沒有用,或者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很可能是因為“培訓實施”環節做的不到位造成的。很多企業的培訓負責人對培訓實施的理解就是:做好現場輔助工作,確保培訓順利完成。然而這只是狹義的“培訓實施”,俗稱“看場子”。
真正的培訓實施包括:訓前、訓中、訓后,而非單純的訓中,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訓中進行處理,那培訓的風險就非常大了。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三個階段“培訓實施”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訓前
任何一場成功的演出都離不開之前的細致準備工作,培訓亦如此。培訓前的準備工作都有哪些呢?
1、時間
首先,要確定培訓的開課時間,這是所有準備工作的基礎。
其次,確定講師時間,進行邀約。
再次,結合開課時間進行訓前布置。
最后,通知學員上課時間。
過程中的時間確認、提醒,此處不做贅述。
2、地點
根據培訓發起方的要求,預定培訓場地。
如在第三方場地培訓,除了預定與布置工作,還需考慮交通的便利性(特殊情況除外,例如:公司開展專項學習項目,明確提出必須安排在郊區或周邊山莊等交通不便的位置,確保學員全勤參與)、停車位數量、三餐等安排。
訓前與講師確認當次課程對培訓場地的要求,例如:面積、明暗度、桌型、設備(投影、白板、音視頻線等)。
3、人物
(1)講師
· 吃
給講師訂餐切忌要考慮講師的喜好、忌口。
之前某次去外地講課,對方的培訓實施人員就給我定了一份當地特色菜(辣的)套餐,問題是,我吃不了辣的,又不能直接扔掉,最后勉強吃了一點,幾乎是餓著肚子講了一下午課。
· 住
1、距離。
訓前需要與講師確認時間、行程,確保講師按時到達。
如果是外地講師,在酒店的預定上就要盡量安排在離培訓地點較近的位置,避免交通問題造成培訓隱患。
2、噪音。
給外地講師安排住宿,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安靜。因為這直接影響到講師是否能夠休息好,是否能夠飽滿的精神完成第二天課程的交付。
訂房的時候,盡量不要安排講師和其他人同一間房,而且,房間盡量離電梯、安全通道等人員密集高的地方遠些。
之前住過幾家酒店,隔音效果都一般,隔壁聊天的話聽的一清二楚。最讓我無語的是,晚上呼嚕聲那個響啊,就好像在我旁邊睡的一樣。
3、通風。
如果講師不吸煙,盡量預定無煙房。
之前某次講課,甲方給我安排的房間,一進屋濃濃的煙味撲面而來,更差勁的是,屋里沒有窗戶,不能通風,煙味遲遲無法散去,影響休息。
· 行
與“住”相關,如果是外地來的講師,對當地不熟悉的前提下,盡量不要安排講師獨自前往授課地點,避免由于路況不了解,或遇到黑心司機繞遠,造成上課遲到。條件允許的情況,可以為老師安排公司的專車接送。
(2)學員
學員如何到達培訓場地,特別是外來人員,或者全員在郊區培訓的情況。
如連續多天培訓,如何安排學員的住宿,如何分配房間等。
學員中是否有少數民族,在餐食上需要額外考慮。
4、物料
(1)講師需要的物料
訓前與講師確認其上課需要的物料,提前進行準備,包括學員手冊,如有,也許提前打印好。
(2)培訓常用的物料
例如:白板筆、大白紙、便簽貼、筆紙等固定培訓消耗品備足。
(3)茶歇
根據培訓方的要求,酌情考慮茶歇的準備以及檔次。
(4)踩場
很多培訓專員在培訓前一天把相關物料準備完就以為萬事大吉了,然而,往往培訓當天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瑕疵。
建議進行一次模擬彩排,檢驗各環節是否還有工作遺漏。假設有,你至少還有一個晚上的時間進行準備。
我之前在企業負責培訓工作時,某培訓的前一天,當我們布置完場地后(外部場地),“彩排”過程中投影突然失靈,場地方既沒有備用投影,也沒有滿足我們要求的空余場地。最后,通過多個途徑終于找到一家各方面都比較符合的場地,再把相關物料搬過去,布置完場地已經晚上10點多了,好在第二天一切順利。假設缺少了這個“彩排”,第二天100多人大眼瞪小眼在培訓教室待著,估計我們會被業務部門投訴“死”~
二、訓中
1、培訓輔助
狹義的“培訓實施”主要指的是這部分內容,包括:
(1)設備的調試,以及出現故障時聯系相關人員維修;
(2)培訓物料、道具的下發、補充;
(3)紀律維護;
(4)其他一些突發狀況的處理。
這里需要注意,在輔助講師授課的過程中,經常需要給講師添水。很多人不太注意水溫,夏天的時候,認為外面熱,就接了一杯涼涼的水,結果講師喝完,瞬間涼到腦門頂;要么就是冬天,認為天冷需要喝熱水,于是給講師接了熱騰騰的水,本來講師講課非常口渴,卻也只是干看著,下不去嘴。
別看就是接水這么件小事,卻也影響著講師的授課心情和狀態。
我曾遇到一位培訓實施人員,在訓前詢問了我的飲水習慣,當我需要喝水時,一個溫度恰到好處的水杯已經遞了過來。
2、督課
很多培訓實施人員都忽略了這一環節,認為在現場就是干坐著或者弄個筆記本電腦忙其他工作,等到下課即可。其實,你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督課。
(1)督講師
主要是監督講師的授課狀況,精彩的地方和風險的地方,在課間或課后反饋給講師,便于講師進行調整、優化。特別是外請講師,這一環節就更為重要,因為它直接與培訓的結果掛鉤,如果沒有達到預先設定的培訓目標,輕則扣除一定比例的講師費用,重則永久終止和該講師甚至該培訓機構的合作。
(2)督學員
主要是監督學員的聽課效果,將學員的聽課狀態,存在的問題以及潛在問題實時反饋給講師、管理者,以便進行課中調整。
最后,即便上述兩方面都不需要你負責,你還可以認真聽聽老師講解的內容,特別是外請的老師,他們的課程內容都是非常專業且經過大量授課驗證過有效性,千載難逢的偷師機會,千萬不要再刷手機、玩游戲了。
3、拍照
很多時候培訓效果不是你說好就真的好,起碼領導不會這么認為。
那么,如何證明效果好呢?
除了學員自發的反饋,訓前后效果提升的對比,還有一條就是照片舉證。
熱火朝天討論的畫面、學員全情忘我的表情、收獲滿滿的記錄紙,都以作為客觀怎么。
除了證明培訓效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作為培訓總結的素材。不管是單獨的培訓課程,還是長周期的培訓項目,在匯報時都離不開現場照片,因為照片更容易還原培訓的現場場景,更能帶入情境,遠強于口述的效果。
那么,照片拍攝的水平就至關重要了。這里我們不講解如何拍照,只是簡單的說明一下,照片拍攝的重要性。那么問題來了,一場培訓,要拍攝什么呢?
(1)大合影。
如果培訓現場你只拍了一張照片,它一定是大合影。特別是一定要把培訓的條幅、標語、口號等元素拍攝進來。
(2)領導特寫
如果有領導講話,那么講話的照片是一定要有的,特別是單獨的鏡頭、發言的表情、手勢這都是后續工作匯報、宣傳的典型素材。
(3)學員的照片。
比如:發言時的照片,討論時的照片,有情緒狀態的照片(比如:大笑,哭)、兩人或多人實操/演練環節的照片等等。
(4)講師的照片。
這一項是經常容易被忽略了。
一方面,從專業的角度來講,講師自己是不應該在課堂上自己拍照的,那樣會讓人覺得你已經抽離到培訓之外,與你的身份不符。
另一方面,講師也希望能有人幫自己多拍一些照片,在朋友圈曝光、宣傳自己。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收到的現場照片,大部分都是學員的,包含講師的照片少之又少(特別是外請講師的時候)。僅有的幾張照片,篩選之后能用的幾乎沒有:不是手抖虛了,就是表情、姿勢都不美觀,再就是身體拍的不全:身體缺一半,腦袋被截掉一部分等,又或者一個嚴嚴實實的大背影。這樣的照片根本沒法使用。每每這個時候都會感嘆,有一個會拍照的工作人員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希望小伙伴們以后一定要重視這一環節,拍攝的時候,可以抓拍一些講師的特寫,一些有代表性的肢體語言,又或者與學員互動的場景,特別是學員開心大笑的照片。這樣的照片,對于講師宣傳的作用都非常大。
三、訓后
訓后的主要工作包括:
1、場地:恢復原狀、整理物品
2、物料:歸庫,統計數量,補足
3、學員反饋:收集并反饋給上級,以及講師
4、檔案建設:培訓相關資料歸檔、記錄。作為后續查找的依據。
5、費用報銷:相關費用整體報銷。
6、反思總結:本次實施工作的感受、收獲、以及存在的問題、改善計劃等。
正如開篇的那個咨詢問題描述的那樣,培訓實施的工作相對瑣碎,各方面需要關注的細節非常多,然而,培訓實施無小事。任何一個小瑕疵都有可能造成整場培訓的失敗。同時,培訓實施又是一項神圣的工作,正是你無微不至的“照顧”,才確保了每一個人的成長、蛻變。
其他未涵蓋的工作項,或者你遇到過的一些奇葩場景,歡迎小伙伴們留言補充。
標簽:培訓實施,培訓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