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7 更新 392次瀏覽
第一部分、科學管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顛覆習慣,擺脫傳統)
1、學得多用得少,學時易用時難
2、系統、方法、工具實踐時都去哪兒呢?
3、為什么我們總是很忙?
4、為什么只知道加班、加人、加設備?
顛覆管人的糾結,轉向工作的本身
5、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是一種誤導?
6、管理的核心必須是研究工作的本身?
工作本身只有兩個領域、時間研究與方法研究
7、為何工作時間那么長而出貨那么少?
方法1、爭分奪秒,步調一致!
方法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第二部分、進入角色——厘清自我、認知管理
(厘清身份,欲望比能力更重)
1、車間主任與班長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領導?
2、領導到底是人手還是人才?
3、領導的必備的兩大基本條件是什么?
4、領導的三件事與兩大任務?
認知管理的三大基本特點
5、管理為何與時間息息相關?
6、為什么部屬對你的管理不感興趣?
7、如何向上級與相鄰部門借力?
工具分享、向上級借力的五大要點
第三部分、抓住關鍵——你的工作止于你的直接部下
(車間主任修身三件事)
1、四種身份角色(不是能力,而是高度)
2、對待企業與報酬的兩種心態(不是收入,是價值)
3、對待下屬的三大要點(不是部屬無能,是感覺不對)
實戰訓練、管不好班長,就管不好車間
4、班組長有哪四大致命的工作缺限?
班組長的四字工作法(看、排、跟、盯)
班長最喜歡的兩種工作方式是什么?
第四部分、現場管理——從環節到系統的認知
(理念決定工作成果)
1、實干興企,空談誤事
2、系統性決定問題解決的程度
常識是系統,更是應用
3、什么現場管理的五大對象?
4、什么是現場管理的六大項目與三大核心?
5、什么是現場管理的四大基石?
簡單有效地掌握部門的工作重心
如何構建現場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第五部分、把脈常識——QCPD是干出來的
(沒科學只是落后,沒常識會是災難)
1、效率與生產能力不是一回事
2、原理與方式相互作用
3、流線化與流程化用途不一、
問題1、什么是標準化的現場管理?
問題2、什么是標準化作業?
問題3、什么是作業標準化?
問題4、經濟動作的三不原則?
實戰分享、生產線不平衡的十大原因分析
第六部分、員工管理——迎合、寬容、實在、堅持
(沒有管不好的人,只有不會管的人)
1、員工為什么會犯錯?
2、員工為什么會流失?
3、怎樣才能管理好你的員工?
4、上司最不妥當的“八大肢體語言”
5、上司最不妥當的“十大口頭語言”
6、上司尊重員工人格的“十大要點”
7、如何面對員工要脅的“五大對策”
工具1、工作教導“四階段法”的應用
工具2、四種問題員工的管理方式
第七部分、課程總結與落地改善——標示、定位、品質、成本
1、課程總結
2、落地改善——標示、定位、品質、成本
課程標簽:班組長 | 中層管理 | 溝通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