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更新 885次瀏覽
方南《激發員工的潛能—成果導向的教練式輔導》
【課程背景】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員工的需求與思想也在不斷的變化。當代員工(80、90后)獨立性很強,更加自我,更加相信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判斷和結論,而不喜歡被動地接受其他人的判斷。
而企業的快速發展,并不能給這些員工太多時間讓其慢慢成長。所以帶教成為快速復制優秀骨干的工作能力的方法之一。而多數優秀骨干將本職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一旦教人,便不知要如何教。輔導者說:這個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講,反正我一直就是這么做的。被輔導者一臉懵,“這么做”到底是怎么做啊?
多數優秀骨干將本職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一旦教人,便不知從何教起。在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帶教方面的培訓時,很多時候都是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想到什么就教什么,教學隨機性強,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這就導致了教學時間長,效率低,甚至還有知識技能遺漏的問題。
本課程旨在讓輔導者掌握與員工面談、績效輔導的途徑與工具,可以有效運用在帶教中幫助員工快速學習知識、提升工作技能。同時引導學員找到帶教突破口,分清師傅帶教與自學的區別,運用工具以線性思維整合資源,避免帶教內容遺漏。
【課程目標】
? 了解部屬的特性與長處,明確輔導目標
? 學習如何有效分配有限的管理資源
? 了解面對下屬時,管理者應擔負哪些重要職責
? 清楚輔導的途徑,掌握基于場景的輔導工具
? 熟悉輔導面談流程與輔導注意事項
? 輔導方法現場演練與講師點評
? 學會使用核心任務場景分解表徑
? 學習如何進行有效反饋,校準員工的行為偏差
【課程方式】講授+小組討論+視頻教學+案例分析+實操演練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概念定義——企業教練及輔導的概念
1.了解管理者的職責
2.適應角色轉變
3.教練式輔導的概念
4.輔導的兩種類型
5.領導、管理與輔導
6.了解輔導
7.輔導的定義
第二部分:要點切入——掌握輔導對象及最佳輔導時機
說明:根據員工學習特點規避帶教誤區,精準掌握最佳輔導時機,提升帶教效率。
1.輔導的基本前提及核心原理
2.了解員工的特性與長處
1)協助員工自我分析與自我調整
2)掌握員工輔導的最佳時機
3.如何掌握員工學習需求
1)如何激發員工積極主動?
2)如何引導員工自主思考?
4.教導下屬的經驗交流分享
1)學習的四個階段
2)“冰山理論”在員工輔導中的運用
3)員工輔導的忌語與誤區
第三部分:找準目標——因人而異做輔導
說明:結合輔導原理和輔導資源,根據不同類型的員工合理化分配輔導精力,做到因人而異的輔導。
1.輔導者的工作模式與工作方法
2.傳統員工輔導方式的問題分析
3.員工輔導的途徑
1)OJT——工作中教導
2)OFF JT——工作外訓練
3)SD——自我啟發
4.確認輔導需求與明示輔導目標
5.因人而異的輔導策略
1)識別不同類型的員工
高意愿高能力
低意愿低能力
高意愿低能力
低意愿高能力
6.有效資源分配——思維轉向法
1)我想要什么樣的結果?
2)我目前可以做點什么?
3)我未來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4)有什么人和資源可以來幫助我?
案例討論1:面對不同的員工如何分配輔導精力
案例討論2:面對不同的員工如何采取不同的輔導策略
第四部分:找準方向——基于關鍵任務的輔導與學習
說明:找到帶教突破口,分清帶教與自學的區別, 運用《核心任務場景分解表》以線性思維整合資源,避免帶教內容遺漏。
1.互動討論:你當下所面臨的最迫切的帶教問題是什么?
1)作為師傅,你認為可傳承和必須要學的內容點是什么
2)作為新人,你認為哪些內容不易學會
2.工具:導入《核心任務場景分解表》
1)關鍵場景設定
2)關鍵動作分解
3)快速抓住事件關鍵點
3.材料準備:
1)收集輔導任務清單
2)鑒別崗位關鍵任務與動作
第五部分:找準工具——基于工作場景的輔導訓練工具
說明:怎么做?怎么教?是有具體可操作的方法的,運用清晰的工具將輔導過程拆分到細節,有效帶教員工。
1.工具一:有效輔導之四階段法
第一階段---讓學員做好學習的準備
第二階段---示范
第三階段---讓學員來做給你看
第四階段---先教導后指導
2.工具二:關鍵時刻針對性訓練
1)生產/服務創造過程中的關鍵時刻是什么?
2)標準——行為——習慣的過程如何達成?
3.工具三:OPL人員訓練
1)三個原則
2)一個抓手
3)訓練閉環
4.輔導面談實操
1)輔導案例分析
2)輔導角色扮演
3)互動分享
4)導師點評
第六部分:設立機制——鞏固輔導效果的必要環節
說明:做到及時反饋,對于輔導效果及時給出回應,極大程度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及溝通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個人輔導行動計劃。
1.了解:“問題員工”的輔導溝通方法
1)知道但是做不到,怎么破?
2)應用NLP技術從知道走向做到
3)聽懂但是不會做,原因在哪兒?
4)分析:從員工的角度分析學習
5)改善:如何掌握部屬的挫折耐度
2.學習分享與行動計劃
1)分享我的學習收獲
2)制定我的輔導策略
3)落實我的輔導行動計劃
課后作業:結合工作任務書、輔導工具與輔導方法,輔導下屬
注:課程內容可根據企業需求進行調整
課程標簽:教練技術,教練式輔導,成果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