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能招到人
- 瀏覽量:884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6-06-15
每周翻開一些資訊類報刊、雜志,都會發現有大量的招聘信息,不知是企業真的需要人還是為打品牌,大凡去應聘者可能都有類似的經歷:面試、復試、試崗、留崗、辭職等一系列的按部就班式的流程,之后,再去應聘。這樣反復,說是活躍了人才市場,但卻大大苦了企業,不但費時費力費財,還被這些所謂的“人才”帶走了企業大部分的“凈利潤”,誰之過?
筆者曾走訪過國內好幾個大型的人才市場,訪問了一些經常出沒在人才市場的招聘者們:很多人說,每次來招聘,招聘的人總比應聘者多,而應聘者好像總是那么幾個,好像成了專業應聘者,聽來讓人忍俊不禁,心里涼涼的。
但筆者還發現一個現象,以前經常在人才市場出現的一些大型民企,這幾年則很少見到了,就是在每年年初的大型招聘中,也沒見到。仔細了解后,才發現,他們不是不招聘人,而是在尋覓一些高層,不是在一般的招聘會上能找到的,但一般的中層以下人員,都相對比較穩定,流動性不大,不需要大面積招聘,這是為什么呢?
筆者曾問過幾名剛離職不久的高層,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解:就是企業無法滿足員工的需求,導致離職。
那么一個員工在一個企業里工作,幾大需求是什么?
答:明確的目標、合理的薪酬、暢通的晉升渠道、較好的福利待遇。
其實這些說起來簡單,但對一個企業做到就比較難了。下面我用自己的經歷與感悟來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一、 明確的目標,這里不僅僅指企業的戰略目標,更重要的是指員工的工作目標,晉升目標,物質目標、精神目標,要符合目標的五大原則(是否明確、是否可量化、是否具有挑戰性、是否合理、是否有時間限制),四個關鍵點(責任者、數字量化、分解細化、時間節點),也是績效考核的設計原理,所以一個企業管理的關鍵點是績效量化指標的設定,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管理標準的設定。
二、 合理的薪酬,什么為合理,適合的才是合理的,一個企業不能照搬別人的薪酬體系,必須設計出自己薪酬體系,首先根據自己的人員特點設定薪酬項目,再結合歷史薪酬,結構化每個員工的薪酬,是一整套的設計思路與薪酬工具的綜合運用,需要聘請專業人士做指導的。
三、 暢通的晉升渠道,這個關鍵是要提前設計好每一級別的工作標準及晉升標準,達到了就自動晉級,達不到,保持或者降級,不再根據老板自己的喜好來晉升人員,也不再出現老板提拔一名員工,導致三名員工的離職現象的重演。
四、 較好的福利待遇,在當下民企,因國家的政策,三險一金或五險一金這些員工必須的福利待遇,都要考慮進去,這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員工安全性的一個重要保障,因此一定要重視,納入財務計劃范疇。
以上談的這些都是一個企業的運營機制,也是我們平時說的老板為員工搭造的“平臺”,當這些都比較健全了,企業也就產生了向前沖的源動力,外面的新人會被源源不斷的被吸引過來,企業也就不怕招不到人了。
一個企業的機制從專業角度應分為九大模塊:
1、 明晰的崗位職責
2、 標準化的工作流程
3、 具有競爭力的薪酬與績效考核體系
4、 合乎情理的管理制度
5、 具有正氣導向的企業文化
6、 明確的戰略目標
7、 培訓與教育的制度化
8、 福利保障體系的完善
9、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
每個模塊都需要認真落實,首先設計好,其次執行到位,方能留住人才,引來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