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領域
領導力 > 領導技能
-
適合行業
-
課程背景
當代中國的競爭是領導力的競爭,引領潮流,把握方向。領導者的視野、思維模式和人文底蘊決定著一個團體、一個企業的高度。傳承千年的國學智慧,是中華文明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劇烈的東西方文化碰撞,國學智慧對于領導力提升有著獨特的影響。儒家的進取,道家的無為,佛家的超越,禪宗的修持,易經的玄妙,在今天國學復興的今天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不學易不以為良相”“半部《論語》治天下”,對于中國人來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中,侵浸著國學的博大智慧,也包含了心憂天下的人文理想。在大國崛起的今天,重溫國學,對于提升領導素質,加強領導力,在領導工作中獲得卓有成效的領導力有著深刻的意義。
-
課程目標
課程深度解讀國學智慧,融會貫通,通過影響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來詮釋中國文化對于領導者成長和領導力提升的意義。
該課程以中國人做人和做事,義理和事功導入,以不同于西方組織行為學的理念詮釋領導力智慧。
課程以史為鑒,結合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金融等領域闡述當代中國發展面臨的危機,以及歷史隊今天的啟示,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
課程時長
一天
-
適合對象
企業管理者、職業經理人
黨政干部
社會工作者
-
課程大綱
一、領導的境界
1)什么是境界?
2)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3國學智慧中的領導四種境界
二、內圣外王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
1、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意識形態
2、西方領導科學與東方領導藝術的區別
3、中國古代政治流派政治思想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領導力
1、外儒內法
1)儒家的德治觀
2)法家的法治觀
3)儒法之爭
2、外修儒術,內修黃老
1)黃老之學
2)申韓之術
3、道家無治觀
1)動反之道(哲學基礎)
2)柔順之道(處世態度)
3)無為之道(政治理想)
四、法家的法、術、勢之關系
1、法治
2、權術
3、權威
五、傳統國學的政治智慧
1、等級原則
2、本分原則
3、補償原則
六、傳統文化中的領導之道啟示
1、敏銳的問題意識與整體性思考的智慧
2、有效維護權威,使社會保持穩定
3、以補償作為有力杠桿化解矛盾并調動積極性
七、持經達變,以道御術
1、乾坤二卦--剛柔并濟
2、否泰二卦通與塞
3、損益二卦得與失
課程標簽:領導力、領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