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道德的本質內涵
- 瀏覽量:584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9-07-16
在社會生活中,“道德“一詞的內涵是應該如何的行為規范,亦即人在現實生活中應當做什么和不應當做什么相對于其他行為規范,道德以善惡為標準,以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持,是調整人與人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的本質在于自我約束,即主要通過內在的自律來實現外在的行為約束。有德或—個有道德的人就是認同并遵守相應行為規范的人,而且這種認同和遵守具有心理態度和行為習慣的長期、穩定特征。正如黑格爾所說:
“一個人做了這樣或那樣一件合乎倫理的事,還不能說他是有德的;只有當這種行為方式成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時,他才可以說是有德的。“
社會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并非僅道德—種,還有法律、紀律、風俗、習慣甚至宗教等。道德與其他行為規范的差異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評價和判斷行為對錯的標準不同,二是維持行為規范的手段方法不同。這可以從道德與法律的比較看出:道德以善惡作為行為對錯的評價和判斷標準,法律則以是否違法作為行為對錯的評價和判斷標準。
道德的要求標準相對高,法律的要求標準相對低;道德以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持,法律以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國家強力機關來維持,道德的強制力弱,法律的強制力強。從道德與法律的比較可以進一步推出,通常違法的行為一般是違反道德的行為,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是違法的行為。通常道德不僅要求不害人,還常常要求通過自我犧牲而利人,而法律—般僅要求不害人。德國法學家耶林(Jelling,18 51-1911)曾說過—句論述它們的名言:“法是道德的最低限度。“即法是道德的底線。
按照適用范圍的不同,道德主要分為四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規范,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規范,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員工與員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家庭道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規范,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個人品德,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道德品質。它是一定社會的道德原則、規范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和凝結,是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關系的一系列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征和傾向。具體而言,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所形成的特殊職業責任和職業紀律,從而產生的特殊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亦稱為行業道德。道德具有明顯的時代性、階級性特征。我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繼承了傳統職業道德的優秀成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的基本特征。
中央在2001年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對我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進行了新的概括,明確提出:“要大力倡導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了新概括和總結。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和概括,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時代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興國之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多年來,各行業都在努力踐行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下,結合行業實踐,凝練出具有行業特色的核心價值觀。稅務部門肩負著“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神圣使命,如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框架內,形成具有稅務特色的核心價值觀,是值得深入研究、明確回答的問題。我們認為,稅務核心價值觀是在稅務領域存于人腦并在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的主要看法和觀點,具有認知性、指導性、評判性和長效性,在實踐中產生告示、教育引領和評價的效應。具體可以概括為:忠誠、法治、創新、公平、效率、和諧。0如何來貫徹實施稅務核心價值觀,我們認為,通過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尊祟和實施,就是實現、推動、宣傳稅務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支撐,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
標簽: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