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更新 560次瀏覽
第一部分導論:勇于改變自我,承擔責任,迎接挑戰
主要內容:
1.變化的世界(錄像)
2.變化、原則與選擇:不變與互動
3.原則與價值觀
4.冰山模型:品格倫理和技巧倫理
5.觀念轉變和人的行為改變循環
6.公司與員工面臨的挑戰與我們的應對(討論)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使經理人認識到我們面臨的劇烈市場變化和公司變革帶來的壓力都是正常的,要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包括行業、市場、公司、客戶等),就要勇于由內而外(Inside-out)地改變自己,革新觀念,調整心態,承擔責任,迎接挑戰。
第二部分個人篇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
?承擔責任,主動積極
主要內容:
1.為自己負責:選擇決定命運
2.刺激與反應的ABC模型
3.關切范圍和影響范圍(錄像案例分析)
4.苦不堪言的優秀經理(職場案例分析)
5.主動積極從何處做起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幫助經理人培養成熟、負責和正面的工作態度,積極面對困難和挑戰,停止抱怨環境的惡劣和他人(包括客戶、競爭對手、上司和下屬等)的種種缺失,立足現有資源,從能夠控制和改變的事情做起,把工作和組織向有利的方向推動。
?明確目標,圍繞目標展開工作
主要內容:
1.以終為始的黃金法則(智力競賽)
2.目標的作用
3.凡事有目標:事物創造的兩階段論
4.任務的標準:來自組織或上司、客戶以及流程的下一道工序
5.凡事預則立:圍繞目標做計劃
6.責任的歸屬:把每件事的責任明確到人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樹立明確的目標導向,并且能夠圍繞目標做計劃、明確工作標準,合理監控,責任到人,切實做到為組織負責,為結果負責,為客戶負責,為下一道工序負責。
?抓住重點,分清輕重緩急
主要內容:
1.經理人管理的二八原則
2.工作任務的四個象限
3.第二象限組織法(演練)
4.工作中的干擾因素
5.優先完成關鍵任務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從紛繁復雜的工作中理出思路,抓住重點,優先完成核心任務和關鍵績效指標,并且通過授權,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更具產出、長期投資和必須由自己完成的事情上。
第三部分人際篇建立深層、持久、穩固的合作關系
?雙贏思維、你我都可以是贏家
主要內容:
1.品格倫理和做人技巧哲學
2.六種人際哲學和思維
3.撰寫雙贏協議,把上對下的監督變成下屬對照組織標準的自我監督(演練)
4.雙贏的思維和品格
5.我要雙贏,對手堅持“他贏我輸”怎么辦?(綜合討論)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通過反復的練習使學員認識到人際哲學如何深遠地影響到人際關系(尤其是客戶關系)的效能以及容易走入的誤區。在雙贏思維的基礎上,通過雙贏協議改變與客戶、下屬的關系,對內把由上對下的監督變為下屬的自我監督,培養既能完成績效任務、又對組織有長期承諾的員工;對外培養忠誠的長期客戶和戰略聯盟。
?設身處地的溝通技巧
主要內容:
1.圣經創世紀:溝通在人際互動中的地位
2.先理解別人,再讓別人理解自己
3.傾聽的原則
4.波浪式的溝通節奏
5.傾聽的層次
6.同理心傾聽技巧(角色扮演)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通過學習傾聽技巧,與周圍的人達致更深的了解和溝通,并且增強信任,減少因誤解帶來的人際沖突和資源浪費;學會站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和有效的回饋技巧,強化非職務影響力。
?珍惜差異的整合藝術
主要內容:
1.自然界的“1+1>2”的例子
2.領導的四個角色:修女也瘋狂(錄像)
3.彈鋼琴的藝術:團隊中的角色(小組練習)
4.整合的要旨
5.“1+1>2”的障礙墻
6.腦力激蕩,“1+1>2”的流程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通過經典案例的研討,學會彈鋼琴,包容、珍惜團隊中的不同角色,創造性地整合不同意見,實現團隊成員的“1+1>2”,建設士氣高昂的戰斗團隊。
第四部分持續篇螺旋上升,均衡發展
主要內容:
1.產出和產能平衡的原則(P/PC平衡)
2.磨刀不誤砍柴工
3.習慣的養成:見地、修證和行愿
4.更新的四個面向
5.心得交流與行動計劃
這部分的目的在于通過不斷的更新積蓄持續發展的力量,確保個人與組織連續性的提高
培訓方式:(采用‘多緯行動’和‘參與互動’培訓方式)
激情講演、系統理論、模型工具、方法技巧、案例剖析、真實故事、問題思考、趣味測試、角色扮演、
觀摩學習、游戲感受、情景模擬、討論交流、測驗練習、現場析疑、領悟歸納、開發潛質、互動推理等
培訓特點:‘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幽默風趣,回味無窮’
閱歷豐富,知識面廣,主題明確,實用性強,活潑生動,形象佳,集實戰派與學院派雙重特點,寓演、講與互動為一堂。強化現場氣氛,達成培訓預期目標;且寓教于樂,運用多學科底蘊,聲情并茂、跌宕起伏地把理論、實踐、知識、技巧、方法和工具融入課程,巧妙實現藝術與互動結合的最佳培訓效果。
運用‘民兵理論’、‘歸元理論’、‘三維理論’、‘中醫理論’和‘油井理論’等方法;‘從學員實際工作需要出發,圍繞開拓管理思路、解決管理難題’進行有效培訓,以提升培訓效果和學員水平;切實體現“課題培訓工作法”中‘培訓創新☆重在參與☆嫻熟技能☆貼近市場’宗旨;在培訓中提供多種實用解決問題工具及技巧。對參訓者今后實踐工作具有極大的后續效果。
課程標簽:職業素養、職場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