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9 更新 1505次瀏覽
第一模塊
前言:中化文明,源遠流長
一、中華五千年發展史簡要回顧:
1、了解中華五千年發展之路;
2、儒家文化的由來。
二、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危機
1、世紀動蕩,文化斷層;
2、傳統文化缺失,尋找精神家園;
3、中華文明瑰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斷送。
三、21世紀中國的希望—重拾文明
1、十八大對文化建設的解讀: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精神的家園
2、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
第一講:整體解讀《弟子規》
一、《弟子規》是什么?
1、《弟子規》與儒家文化的關系
2、《弟子規》現代解讀
二、企業學習《弟子規》的重要意義
1、企業發展需要優秀員工
2、優秀員工需要培養
3、《弟子規》是提升員工職業素養的最好教材
4、社會和諧、科學發展之需要
三、企業如何用《弟子規》培養員工
《弟子規》培養員工的七個層級 企業踐行《弟子規》案例見證
第二模塊
第二講:《弟子規》中的“孝”
一、何為“孝”?
二、孝的四層含義解析
1、 小孝:養父母之身
2、 中孝:養父母之心
3、 大孝:養父母之志
4、 至孝:養父母之慧
三、從社會角度:解析孝道的巨大作用
四、落實孝道的行為規范
1、生活中該如何與父母溝通?
1)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2) 延伸:企業管理過程中:如何執行領導指令?
3) 啟示:團隊中如何做到服從?
2、生活中長輩有過錯,如何與其溝通?
1)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2) 互動案例分析:長輩有吸煙等的不良嗜好,你如何溝通?
3) 案例:唐代魏征為何成為一代名相?作為下屬,我們該學習他哪些精神?
4)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解析:《孝感動天》
5) 延伸:在企業里該如何向領導提意見?
3、作為子女,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才符合孝道?
1)出必告 反必面
A、解析“兒行千里母擔憂”;
B、 兒女是父母最重要的資產
C、在企業里要養成向領導回報的習慣!
2)居有常 業無變
A、剖析:謹慎對待自己的工作,莫輕易跳槽。
B、案例:每個人都是總經理
C、啟示: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3)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啟示:向領導多請求、勤匯報的意義
4)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A、“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B、習慣雖小,影響巨大
5)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A、細心觀察、善待父母
B、“換位思考”了解父母所想所需;
啟示:企業里員工了解上司期望與目標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6)身有傷 貽親憂
A、《孝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B、剖析:年輕人自毀、自殺等事件背后的根源與反思
7)德有傷貽親羞
A、何為德?
B、解析《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C、“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延伸:目前,企業里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所面臨的挑戰
啟示:企業要牢牢把住選人關
4、平時的生活中,如何照顧好父母?
1)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2) 經典案例分析:黃香溫席
3) 啟示:在企業里工作的員工該如何孝養父母?
5、如何照顧病中的父母?
1)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2) 解析典故《親嘗湯藥》
3) 案例:為何社會上不孝的現象時有發生?
4) 反思:當我老了的那一天,我的兒女會怎樣?
啟示:當企業有了危機,做為員工你會怎么做?
6、如何緬懷過世的親人?
1)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 解析:華夏子孫,都應對祖宗深懷真誠的感恩之心
啟示:做為員工,我們是否應該感恩公司和領導?
第三講:《弟子規》中的“悌”
一、何為“悌”?
1、 “悌”的兩層基本含義是什么?
2、 當今社會“悌”的重要價值體現?
延伸:深層次理解團隊的概念
二、解析: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延伸:企業中的四種角色、三種關系
三、兄友弟恭的兩個基本原則
1、 財物輕怨何生
啟示: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金錢觀
2、言語忍忿自泯 “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世界
啟示:企業里員工之間相互包容的重要性
3、在職場中,同事之間的關系為何要像兄弟姊妹一樣遵循“兄友弟恭”。
4、“悌”的延伸:夫妻之間幸福相處是家庭和諧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生活中與尊長相處的行為規范
1、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1) 剖析:當今“爺爺成孫子,孫子當爺爺”背后的反思
2) 當今家庭子女教育的重大缺失!
啟示:企業里建立職場倫理尤為迫切!
2、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1)“行勿懶”在家庭中延伸
2)“人不在己即到”
啟示:如何建立自動自發的工作意識
3、稱尊長勿呼名
1)稱呼混亂背后的無知
啟示:企業里該如何規范同事之間的稱呼
4、對尊長勿見能
1) 鼓勵展示才華,反對逞能心理
2)在職場中,如何理解“勿見能”?
3)在團隊中如何正確面對“功與過”?
5、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6、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7、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案例分析:職場中員工缺少基本禮儀的原因
啟示:工作中必須遵守的基本商務禮儀
8、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近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案例分析:家庭中,行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啟示:職場中與領導溝通相處的基本行為規范。
9、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延伸:推已及人是人與人相處的核心要素
啟示:在企業里如何體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模塊
第四講:《弟子規》中的“謹”
一、何為“謹”?
二、為什么越是大企業越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三、危機意識為企業健康發展護航
四、踐行“謹”的行為規范
1、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1)理念:“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
2)延伸:工作中如何“管理好時間就是提升生命的品質”?
啟示:如何在工作中加強時間觀念、提高效率?
2、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1) 剖析:人的思維行為模式
2)生活中的小習慣決定大人生
3)良好的職業形象對工作的影響
4)管理好自我就是尊重他人
3、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1) 社會上虛榮心勝行的根源
2)提前消耗“福報”的惡果
4、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1) 樹立正確的飲食觀
2)凡是掌握好度,過猶不及。
5、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分析:過量飲酒對身體的危害解析
啟示:如何對待工作中應酬?
6、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分析:言行舉止個人素養的外在體現
啟示:企業文化應該從規范員工的舉止開始
7、事勿忙忙多錯
剖析:為何忙亂?什么是結果導向?
8、勿畏難勿輕略
1)智商提高的同時,我們的“逆商”為何退步?
2) 職場中“責任心”的體現就是解決問題。
9、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分析:管好你的好奇心
啟示:影響圈與關注圈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10、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
啟示:拜訪客戶朋友需要遵循的基本禮儀規范
11、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后有急借不難
延伸:經濟往來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
啟示: 學會換位思考
第五講:《弟子規》中的“信”
一、何為“信”?
二、誠信的原則為何在今天尤為彌足珍貴
三、“凡出言信為先”與職場與人相處之道
四、“見人善惡”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原則
1、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2、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3、職場中的“標桿示范效應”,我們向什么樣的人學習?
五、如何正確面對生活中的“攀比”現象
1、 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
2、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
3、學生們都在攀比什么?
4、延伸:企業都在攀比什么?
啟示:你看重什么決定你將會成為什么
六、對待別人的“批評”和給到自己的“贊譽”
1、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
2、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
3、“謙受益,滿招損”的告誡
延伸:理性看待成績,每次的成功只是一個新的起點
啟示:如何做到“德藝雙馨”
七、如何面對自己的“過錯”?
1、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
2、職場中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啟示:面對責任我們是該找借口還是找方法?
第四模塊
第六講:《弟子規》中的“愛眾”
一、何為“愛”?
二、為什么說“愛眾--凡是人皆需愛”是至高的智慧?
解析:水知道答案
三、職場中的隔閡、猜忌、甚至誹謗攻擊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四、踐行“泛愛眾”需遵循的理念和行為規范
1、為什么有的人備受他人尊重?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 非言大
延伸:優秀企業被尊重的根源是什么?
2、面對他人的長短善惡我們應該怎么做?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 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既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善相勸 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延伸:企業如何構建正確的信息渠道,弘揚正能量?
啟示: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分享(像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一樣去對待別人)
3、如何面對取舍?
1)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2) 《道德經》: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延伸:李嘉誠的經營之道
啟示:取舍之道的本質是為人之道。
4、如何恰當處理恩怨?
1)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2)人一生都要報答的三重恩情
延伸:現在的人為何缺乏了感恩之心
啟示:人生短暫,不要活在怨恨中
5、做為上司如何對待下屬?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延伸:職場中領導人的言行舉止對團隊的重要影響。
啟示:在企業里什么是真正的公平?
第七講:《弟子規》中的“親仁”
一、何為“親仁”?
二、剖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背后的根本原因
三、如何辨識身邊的人是否是“仁德之人”?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
四、親近仁德的人對我們人生的價值?
1)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
2)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五、解析“楚漢之爭”中的人際關系
六、踐行“親仁”的三個基本行動計劃
第五模塊
第八講:余力學文
一、何為“余力學文”?
二、為什么《弟子規》前六個部分都是講如何做人做事而最后才講學習?
三、有效學習的十二個理念和方法
1、真正有效學習的兩大理念
1)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2)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延伸:毛主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知行合一!
2、有效學習的方法及觀念
1)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2)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3)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4)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求確義
5)房室清 墻壁凈 幾案潔 筆硯正 6)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7)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8)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就補之
9)非圣書 屏勿視 敝聰明 壞心志 10)勿自暴 勿自棄圣與賢 可馴致
延伸:1)從日常生活的細節分析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習慣
2)“知易行難”與“知難行易”
3)懷著敬畏之心去學習知識
啟示:學習方式的演化帶來的思考
第九講:如何貫徹落實《弟子規》
第一部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1、 同自身的劣根性做斗爭
2、 從我的一言一行做起
3、 從愛惜自我做起
第二部分:從家庭開始
1、 案例:父母即是佛
2、 從四個層面孝敬長輩
3、 兄友弟恭的踐行策略
4、 夫妻和睦的基本技巧與策略
5、 教子成人的三大核心要點
第三部分:從自身崗位工作做起
1、 本職工作,盡善盡美
2、 幫他人就是幫自己
3、 “勇于承擔責任”是自已最大的提升
第四部分:為社會大眾盡己之力
1、 秉承“凡是人,皆需愛”的理念,人生原來如此美好
2、 不貪圖求大,盡己之力,力所能及。
3、 明確目標,做一件也比不做有價值!
第六模塊
u 大型團隊室內互動項目《生命之輪》
適合參加人數:50人~250人
活動目的:通過時空穿越,讓每位學員重新回顧自己生命的歷程,重新回顧人生中
所經歷過的人和事。重拾愛和感恩,提升忠誠度、歸屬感和凝聚力。
說明:第六模塊為標準版內容,如果客戶對此模塊有需要,也可加到精華版中,授課時間增加2個小時
課程標簽:國學,弟子規,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