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更新 594次瀏覽
一、國學中的潛能開發
佛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經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佛經》教我們看得更高更遠。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2.境界的提升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出世入世)。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以入世是法,表出世之心。”;
王羲之《蘭亭序》的意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意境;
3.案例一:寺廟的成功營銷模式。
最佳商業價值;
最佳文化價值;
4.故事一:老和尚的是非觀。
“你們都對!”
5.故事二:賣梳子給和尚。
“一切皆有可能!”
6.故事三:漸悟與頓悟。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7.故事四:紅綠燈與立交橋。
“突破思維禁錮!”
8.看懂生死,天下無敵。
“人沒有生死!”
二、國學中的客戶心理學
1.《周易》中的客戶心理學。
馬斯洛的五項需求層次階梯“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
《周易》闡述了五種道德層次階梯“仁、信、智、禮、義”;
五行金字塔(木土水火金)層次模型,揭示了客戶心理學規律。
2.《孫子兵法》中的客戶心理學。
市場需求符合“義、禮、智、信、仁”由高至低次序;
如何應用五行金字塔模型“吸引客戶”?;
舉例:世界500強企業品牌經典廣告語如何“迎合客戶”;
3.行業特性的五行規律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屬金行業,具技術性,如:金融、機械、策劃;
屬火行業,具傳播性,如:電子、化工、娛樂;
屬水行業,具流動性,如:貿易、物流、飲料;
屬土行業,具穩定性,如:房地產、農業、礦產;
屬木行業,具大眾性,如:服裝、家具、文教;
4.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五行規律。
產品核心競爭力“快、廣、特、久、新”;
產品核心競爭力“水、木、火、土、金”;
產品升級路線遵循“貿、工、技”三階段;
5.如何設計產品的競爭力?
符合“天時”(趨勢)要素;
符合“地利”(環境)要素;
符合“人和”(需求)要素;
6.如何把握最佳市場介入時機?
研究潮流和主流民意;
研究人性和生活方式;
不同營銷策略,不同的介入時機;
三、國學中的營銷(軍事)謀略
毛澤東名言:“什么是政治?就是把支持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什么是軍事?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毛澤東名言:“我黨戰無不勝的三大法寶:1、武裝斗爭;2、黨的領導;3、統一戰線。”
1.《道德經》是最神奇的“辯證法”。
陰陽中和,三生萬物
《道德經》認為“陰陽”為共生;
《道德經》認為“中”為重心;
《道德經》認為“和”為常道;
黑格爾的“辯證法”;
正反合理論(虛、實、中);
一分為二的觀點;
2.《孫子兵法》中的營銷(軍事)謀略
《36計》的“四謀”(陽謀、陰謀、中謀、和謀);
紅軍戰術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符合“四謀”;
邁克爾?波特的三種營銷戰略(成本領先、集中化、差異化);
《孫子兵法》的戰術與商戰應用
五德:正義、信息、權變、誠信、博愛;
五法:出師、用間、奇正、治軍、全勝;
五步:社會責任、行業研究、靈活戰術、客戶承諾、資本運營;
賞析“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孫子兵法》的戰略與商戰應用
《謀攻篇》:以強擊弱,成本領先戰略;
《虛實篇》:避實擊虛,專一集中化戰略;
《軍爭篇》:后發先至,差異化戰略;
全球化經濟環境下的“雙贏”戰略(和謀);
“和為貴”的最高層次戰略;
3.毛澤東《論持久戰》中的成功戰略運用。
攻守雙方形勢分析;
“轉敗為勝”的戰略運用;
“統一戰線”采用和謀;
“以時間換空間”采用陰謀;
“積小勝為大勝”采用中謀;
“農村包圍城市”采用陽謀;
4.《周易》的“八卦”運籌時、勢、動、靜、趨、避、中、和。
時勢,動靜,趨避,中和;
定時、定量、定性、定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機遇,趨勢,用勢,蓄勢,攻弱,耗強,守中,轉換。
知進退之意,識攻守之機;明曲直之理,鑒成敗之跡。
5.商戰決策的創新思維。
儒家思想;
差異化思維(因材施教),中庸(“第三方”思維);
道家思想;
前瞻性思維(無為而治),無執故不失;
佛家思想;
超越性思維(色空無礙),利他;
6.謀略之基。
危機預防“不治已病知未病”(《黃帝內經》)。
慎戰全勝“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兵法》)。
四、國學中的識人善用術
毛澤東詩詞:“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沁園春?雪》)
1.案例一:歷代開國皇帝的五行人格分類。
漢高祖劉邦(水行人);
唐太宗李世民(土行人);
宋太祖趙匡胤(木行人);
元太祖成吉思汗(金行人);
明太祖朱元璋(火行人);
2《孫子兵法》“五危”內觀法。
土行人,有“信”,但“有勇無謀”;
水行人,有“智”,但“貪生怕死”;
火行人,有“禮”,但“脾氣暴躁”;
金行人,有“義”,但“偏執虛榮”;
木行人,有“仁”,但“顧慮過多”;
3.《孫子兵法》的治軍之道。
執行不力的原因有哪些?
向軍隊學習執行力(政治教育、賞罰分明)。
賞析:《孫子兵法》的“令之于文,齊之于武”。
4.如何“內圣外王”、提升客戶感召力?
“五行流通”法則。
五行養生之道(春補脾胃、夏補心小腸、秋補肺大腸、冬補腎膀胱);
五行養心之道(怒傷肝以悲勝之、喜傷心以恐勝之、思傷脾以怒勝之、
悲傷肺以喜勝之、恐傷腎以思勝之);
5.如何構建五行和諧團隊?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黃帝內經》);
主賓定位,“生”我者,我“克”者;
楚漢戰爭時期的“劉邦團隊”;
《西游記》中的“唐僧團隊”;
6.案例二:《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
7.體驗一:五行人格自測(三分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課程標簽:國學心理、國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