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你自己
1.1我是誰
◆我們不完全了解自己
【案例】《周哈里窗的啟示》
◆為何我們會疏于約束自己
【案例】《我們的身體有三個駕駛員》
◆缺點是過度發展的優點
【小貼士】《另一種木桶法則》
1.2我將來要做什么
【案例】《一個農民的夢》
◆不要使目標超過能力
【案例】《墓志銘》
◆人生目標與階段目標
【案例】《蚯蚓的人生目標》
1.3我現在應做什么
【案例】
◆提升我們的鈍感力
【案例】《阿甘與鈍感力》
◆踏踏實實做好眼前工作
【案例】《新教倫理的啟示》
二、養成敬業精神
2.1工作是每個人的重要使命
◆正確認識人生與成功
【案例】《漁民和老板的對話》
◆不怕起點低,就怕境界低
【案例】《從傳菜員到總經理》
◆積極工作的態度來自內心
【案例】《電影<入斂師>的啟示》
◆做好自身工作是人生的使命
【案例】《走向世界的保潔主管》
◆企業只為你的使用價值買單
【案例】《和珅為何得寵》
2.2我們在為自己而工作
◆只有善待崗位,崗位才能善待你
【案例】《我們一生都在為自己建房》
三、責任勝于能力
3.1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案例】《泰國狗與德國狗》
◆沒有責任就沒有價值
【案例】《內心的責任感成就了他》
3.2勇于承擔樂于擔當
◆權力意味著責任
【案例】《荒唐的結果并非偶然》
◆責任從自身做起
【案例】《十分鐘的悲劇》
3.3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細節體現出責任意識
【案例】《不要往自己喝水的井里吐痰》
回顧與總結
課程標簽:職業素養、職業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