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第一講:現金流規劃及資金管理
一、2018新時代的資金管控
1.全新資金管理轉型思維的三個避免:避免“貸高息存低息”,避免“借短期借款,做長期投資”,避免“借長期債務,做轉投其他”。
2.為什么提倡企業“三不”?
案例:不要墊資、不要墊票、不要墊稅
3.資金管理行的現實意義是什么?
4.資金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意義及經營變化影響
5.資金管理在企業應該怎樣運用?尺度如何把握?
二、資金管理的全新操作
1.資金管理目標及組織結構
案例:財務共享中心的現金管理分析
2.資金管理定位及風險坐標
3.資金管理對企業利潤的貢獻在哪里?
案例:如何做好現金的“峰值測試”以及資金的削峰填谷工作
4.資金管理全面操作實務
1)資金管控的“四流合一”
2)資金管控的“現金流控制”:最佳現金余額、現金存量、現金儲備、現金預算
3)資金管控的“合同管控”:如何通過合同管理,控制現金流風險?
4)資金管控的“流程管理”:如何通過流程分析,發現并控制資金斷鏈風險?
5)資金管控的“預算控制”
案例分析:有效的快速財務分析,對企業預算目標、銷售預測、預算控制與分析
6)財務如何讓企業決策層全面重視?
5.資金管理的風險及防范措施:收支兩條線,財務管控資金的具體措施。
6.全面資金監控系統的建立與制度對接
案例分析:某高速公路企業如何做好資金管理的
第二講:年度計劃與全面預算管理
一、從財務預算到全面戰略預算
1.從傳統的財務預算到全面預算管理
2.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理念
3.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和作用
4.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
二、全面預算:從業財分離到業財融合
1.業務標準化
1)獨特的“雙線”管控模式
2)高效的“四化”管控體系
3“異常管理”的運作模式
4)單位成本管理
5)預算差異分析
2.工具方法整合應用
1)平衡計分卡的“平衡”藝術
2)作業成本法(ABC)
案例分析:豐田汽車公司
3)作業管理(ABM)
4)作業預算(ABB)
3.發展共享服務
4.財會人員與財會職能轉型
三、全面預算編制操作指南
1.收入預測方法及銷售費用預算
2.生產預算的編制要領
3.采購預算的編制要領
4.管理預算的編制要領
5.資金預算的編制要領
6.從需求分析開始的預算編制方法:零基預算
7.預算編制成果
四、預算編制的原則與彈性
1.預算的原則性與靈活性
2.靜態預算/彈性預算/滾動預算
第三講:稅收籌劃及財務風險防范
一、稅務籌劃和稅務風險
1.認識稅務籌劃的傳統誤區、與避稅、偷稅的區別
2.稅務籌劃為什么會有風險?具體風險是什么?
二、稅務風險管理——稅務內控體系的建立
1.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發布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
2.企業稅務內控體系——稅務風險管理模塊
3.重大決策和交易的稅務風險控制和籌劃
4.經營鏈和經營要素的稅務管理和風險控制
5.稅務會計、稅務申報和繳納
6.稅務爭議和協商
三、“金稅三期“帶來征管手段變化
1.“金稅三期”大數據評估威力要引起重視
2.“金稅三期”會給企業稅務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3.國家稅務總局對企業征稅管理的新理念及新方法
四、企業優化納稅管理的幾個抓手
1.業務識別準確,是化解企業納稅風險的基本功
2.證據管理完善,是優化納稅管理的關鍵點
3.涉稅信息通暢,是提高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通道
4.稅控制度建立,是實現稅收優化的保障
五、增值稅最新稅收政策分析及稅收籌劃
1.增值稅的重大變化
2.增值稅轉型對企業的影響
3.增值稅變化的應對策略
4.增值稅稅收籌劃
六、企業所得稅最新稅收政策分析及稅收籌劃
1.企業所得稅條例的主要變化
2.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調整及銜接
3.企業所得稅變化的應對策略
4.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
第四講:最新的財務熱點及政策解讀
一、新企業收入準則新變化解讀和重難點問題案例分析
1.兩則小案例導出現行的收入準則面臨的困境
2.新收入準則變化的背景和主要內容介紹
3.新收入準則涉及的重難點問題及案例解析
1)在新業態下,如何識別和認定經濟合同的屬性
2)在不同類型的交易合同中,如何識別合同履約義務
3)新形勢下,企業如何確定交易價格?
4)如何分攤交易價格到各履約義務
5)收入確認的時點問題
4.八種特殊交易的收入確認和計量的具體規定
5.企業應該如何計量成本的金額?
二、新修訂的政府補助會計準則重難點解讀
1.政府補助準則的適用范圍發生哪些重要變化?
2.政府補助如何選擇會計處理規則:總額法VS凈額法?
3.如何區分政府補助是否與日常經營活動相關,會計處理新舊差異如何?
4.與收益相關補助:會計處理及案例解析
5.與資產相關補助:會計處理及案例解析
6.企業取得政策性優惠貸款貼息的兩種情況分別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課程總結與回顧
1.課程主要內容總結與回顧
2.答疑解惑
課程標簽:財務法律、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