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更新 565次瀏覽
課程大綱
第一講:稅收政策改革背景解讀
一、近年來稅收政策改革概述
1.改革關鍵詞
2.兩會后最新稅收政策動態
3.下一步稅收政策改革研判
二、企業應對之策
熱點分析:企業如何應對并把握稅收政策改革背后的趨勢?
第二講: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必備常識
一、什么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1.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定義
2.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主體
課堂討論:哪些類型企業不需要做年度匯算清繳?
3.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時限
二、為什么要進行匯算清繳
1.法定義務
2.稅會差異
案例分析:應納稅所得額與會計利潤的區別
第三講:收入事項
一、收入總額
1.收入總額的組成及分類
2.收入確認的原則
3.收入確認的時間點處理風險
1)會計、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關于收入確定時間點的差異處理
課堂討論:實務中,開票時間、收款時間、入賬時間如何把控?
4.特殊收入確認的涉稅風險
案例分析:違約金、賠償金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跨期收取的租金、利息和特許權收入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一次性收取會員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委托代征各項稅費返還的手續費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無法償付的應付款項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投資企業從被投資企業撤回或減少投資的涉稅處理
二、不征稅收入
1.不征稅收入的分類及政策依據
2.不征稅收入涉稅風險管控要點
案例分析:軟件生產企業增值稅即征即退的稅款的處理
案例分析:取得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用工補貼處理
三、免稅收入
1.免稅收入的分類及政策依據
2.免稅收入涉稅風險管控要點
案例分析:從合伙企業分得的投資收益是否可做免稅收入處理?
案例分析:小微企業免征的增值稅,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講:扣除事項
一、扣除原則和范圍
1.稅前扣除遵循的原則
2.準予稅前扣除的范圍
風險防范:稅前扣除應注意的“三大紀律”
二、扣除項目及標準
1.扣除項目及標準總結
工具演示: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及標準匯編表(廈門版)
2.扣除項目類新變化--擴圍
1)進一步支持社會保險保障事業
2)公益性捐贈支出可以稅前結轉扣除
3)所有行業職工教育經費扣除標準從工資總額的2.5%提高到8%
4)進一步加大新購固定資產稅前扣除力度
5)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的扣除標準有變化
6)創業投資企業優惠推廣至全國
7)委托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可扣除
案例分析:季節工、臨時工工資支出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的一次性補償金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統一給員工體檢費用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組織企業職工外出旅游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企業為職工發放的通訊費、交通補貼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取暖費、防暑降溫費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為職工提供住宿發生的租金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企業食堂經費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企業發生的借款利息的涉稅處理
案例分析:商場“預付卡”發票的涉稅處理
三、扣除憑證新規
1.扣除憑證新規及應用
案例分析:企業丟失增值稅發票如何進行稅前扣除
案例分析:支付給無法開具發票的非法人單位的費用能否憑收據扣除
案例分析:企業因侵權賠付可否憑法院判決、收付款憑證在稅前扣除
四、不得扣除項目
1.不得稅前扣除的支出項目
案例分析:企業名下車輛的違章繳納罰款能否扣除
案例分析:手續費及傭金支出的涉稅處理
第五講:優惠事項
一、新規速遞
1.部分企業虧損結轉年限延長
2.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
3.小型微利企業可享受的政策優惠力度加大
4.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目錄調整
5.境外投資者取得分配利潤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擴圍
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解讀及應用
1.政策深度解讀
2.節稅應用
風險防范:優惠政策首次實行超額累進稅率
課后思考:高新技術企業是否應該選用小微企業稅收優惠
第六講:征管服務
一、新規速遞
1.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出新規
2.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認定范圍擴大
3.小型微利企業可享受的政策優惠力度加大
4.簡化報送資產損失相關資料
5.簡化年度匯算清繳申報表
二、匯算清繳應報送的資料及流程
三、申報表的主要變化及填寫
1.年度納稅申報表的主要變化
2.填寫要點及注意事項
工具演示: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填寫
課程要點總結
現場答疑解惑
課程標簽:財務法律、稅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