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身學習看李嘉誠的認知境界
- 瀏覽量:625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8-12-10
李嘉誠于1978年前后成為香港商界第一人,從那時起,一直到2018年5月10日他宣布正式退休,這之間恰好四十年。2011年,新加坡的華裔總統李光耀對李嘉誠曾有這樣一番評價:李嘉誠可有制造一件營銷世界的商品?
沒有。他投資地產、收購港口、超級市場、電訊公司,全靠和壟斷結盟,所以他十分成功。然而他不過是順勢而行,什么行業當紅便進入該市場。李光耀的評判戳中了李嘉誠的要害。李嘉誠多年蟬聯華人首富,但他與諾貝爾、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喬布斯、馬斯克完全不是同一類人。他很會賺錢,但他不向市場推出創新性技術產品,他沒能對人類社會新科學新技術新裝備。李嘉誠沒有創造蘋果、華為、大疆這樣的技術產品品牌,他的賺錢方法就是買和賣,但他每次總能在最低的時候買進,在幾乎最高的時候賣出,他是靠站得高看得遠來行走江湖的。發明家靠先進的發明賺錢,投資家靠高超的眼光賺錢。
李嘉誠幾年前拋售資產、退出大陸時,被人嘲笑了好久——大陸樓市17年、18年的瘋狂party,李嘉誠不止是錯過好幾個億吧?超人也有走眼時?但看到如今房地產調控之嚴厲,地產大佬紛紛低調,萬達的王建林大量出清了萬達城、萬達百貨等高負債重資產,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十年后,萬科還會是地產公司嗎?我想不是了?!焙愦蠛捅坦饒@開始收縮戰線,現金為王迎接撞擊,看到這一切有人感嘆:李超人還是李超人,親手締造出商業帝國,登上首富寶座的人,見識還是卓絕,對中國的認識還是到位。
你覺得他早賣了五年,卻不知你的眼光落后他五年。李嘉誠和一般企業家的差別,就在于格局高度上頭等艙與其它艙的差別。兩個細節我印象很深:
1、每天早晨,李超人都要閱讀一份當日的全球新聞列表,多來自《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等全球頂尖媒體。為了不受誤導,列表里并非摘要,而都是原標題。李會先瀏覽,然后選擇其中想看的文章,讓人翻譯再細讀。李為此專門設立了一個四人小組。
2、李嘉誠趁著阿法狗在烏鎮大戰柯潔的機會,把阿法狗之父請到香港給自己上了一堂關于人工智能的課,“李嘉誠一早準備好了紙筆,做了筆記。同時,李嘉誠聽課很激動,數度站起來”。每天系早晨看全球新聞列表,一堅持就是幾十年。細想一下,全世界能做到的恐怕極少。
年近九旬還在關心最前沿的事物,恐怕也是極少。一般的企業家每日也會有信息攝入,但幾十年如一日、如此系統地去觀照全球動向?恐怕不會,只怕國內動態都追趕不上。這自然就造成了視野和思維范圍的差異。左宗棠題于無錫梅園的詩句:“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視野在高處,投資在寬處。頭等艙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票的,它與認知的境界有關。
標簽:領導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