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更新 489次瀏覽
養生是獲得人生健康的最佳途徑,但健康不限于軀體健康。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0年對健康的定義,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良好、道德健康。
1、軀體健康:是指人體沒有器質上和生理上的不適或疾病。
2、心理健康:就是指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于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征是:智力正常;情緒穩定與愉快;行為協調統一;良好的人際關系。
3、社會適應能力良好:
(1)認可社會、接納社會;
(2)了解生活、參與社會;
(3)隨機而遇、榮辱不驚;
(4)善于溝通、廣交朋友;
(5)與時具進、適應社會。
4、道德健康:
道,即宇宙發展和變化的總規律,謂之道;德,即合乎道的行為,謂之德。“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并按客觀規律辦事。
古人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意思是:具備“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備“下德”的人表現為外在的不離失“道”,因此實際是沒有“德”的。“上德”之人順應自然無心作為,“下德”之人順應自然而有心作為。道德也是健康的重要方面。仁者壽,就是這個道理,豁達大度,樂善好施,道德完美,人能夠更加健康。
總之,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良好、道德健康,四者健全,缺一不可,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健康之人。
課程標簽: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