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審計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夯實基礎對于整個內部審計來說非常重要。有的企業內部審計實行了幾年后沒有興旺發展,反而被企業高管給滅掉了;有的企業內部審計從一開始就寄人籬下,一直是默默無聞、無關緊要。究其原因就在于根基不牢,也就是內部審計的基礎工作不扎實。適當的職能定位、機構設置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職業高要求以及規范化的管理是內部審計基礎的四大支柱,這些對于能否長期穩固地促進企業內部審計事業向前發展是關鍵的。
1.內部審計職能定位
2.內審機構設置與職業要求
3.內部審計準則
4.審計程序
第二部分實用文書
無論是內部審計的高級人員,還是助理人員,面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審計文書。據調查,現在內部審計文書有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各個企業自身的內部審計文書都不統一,且變化大;二是文書設計不合理,有的太復雜操作性差,或過于簡單不能全面反映工作內容。圍繞實用性來設計內部審計文書,才能使它的作用得以充分體現。我在這部分課程內容中較系統、全面地介紹設計操作中較有用的內部審計文書。
1.工作計劃書
2.項目準備文書
3.項目實施文書
4.項目終結文書
5.項目追蹤文書
6.管理文書
第三部分技術方法
一個合格的內部審計人員首先必須掌握基本的技術方法。信息化時代已經改變了以前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得工作看起來更簡單了一些,但絕不可能用電腦取代人的智力。內部審計工作的技術方法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查明真相。在運用這些技術方法時,必須堅持程序性和靈活性相結合,不能絕對化,從而確保審計質量的優良。程序性的目的在于控制審計風險,約束認為因素,而靈活性的目的在于提高審計效率,發揮審計人員的創新能力。所以,在這一部分的課程中,我將結合實際向學員介紹每一種方法在運用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1.審查書面資料的方法
2.客觀實物證實方法
3.審計調查方法
4.審計抽樣方法
5.分析性復核方法
6.內部控制符合性測試
7.計算機輔助審計
第四部分實戰技巧
審計是一種高智商的工作,它經常要運用判斷、推理、取證來核實事實。在一定程度上,審計與被審計之間是一種智慧的較量。我們崇尚誠信,但我們絕不能僅以被審計單位提供的資料就斷定某一事實。這一部分的實戰技巧就是對基本的技術方法個改良及其實際運用中總結的竅門。
1.查賬技巧
2.監盤技巧
3.詢證技巧
4.審計資源利用技巧
5.審計重點確定技巧
課程標簽:財務法律、財務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