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的培訓師訓練,90分鐘的小試牛刀,我把自己都嚇著了
- 瀏覽量:377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7-09-25
八月初接觸李新海老師的時候,被他全身散發的自信和魅力所征服,當時一拍板:拜李老師為師父!可送走師父之后,摸摸干癟的口袋,除去明天交房租的錢,我身上僅有一百多塊,畢竟剛結婚,房貸等各種壓力非常大,而離發工資還有十天,這一百可是我和愛人近十天的生活費?。〉且呀浵露Q心,于是想盡了辦法,才湊齊了拜師費。
主要因為當初愛人的一句話:“舍不得為自己投資,你會貧窮一輩子?!?/p>
而我寧愿承認自己不爭氣,也不想讓“貧窮”這兩個字限制我的一生,所以我決定拜師,加入五步成師的大家庭。
如果你問我,這30天里每日練習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我的回答只有三個字:可能性。
01 慢慢來的可能性
前幾天在追《軍師聯盟》。
看到楊修將被斬首,司馬懿前去探望,楊修被押走前,對司馬懿說,兩人有一點不同,一個能忍,一個不能。
不能忍的楊修,鋒芒畢露,急于求成,最終成為棄子,享年44歲。
能忍的司馬懿,熬死了曹丕、曹叡兩任皇帝,熬到基業已穩,沒有遺憾,才溘然長逝,享年73歲。
求快,心就急,就可能處處樹敵。
如果曹操憐愛少子意圖廢長立幼之心不是那么明顯呢?如果楊修可以輔佐曹植收斂鋒芒得盡人心呢?
而司馬懿說:“臣一路行來,沒有敵人,看見的,只有朋友和師長?!?/p>
說起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然而那是指武功。
武功,不過還是戰術。
在人生的戰略方面,很多時候,慢比快好。
有些人太求快,結果可能是欲速則不達。
02 厚積薄發的可能性
最近發生了一件事,徹底讓我明白了師父為何要高強度的每日訓練。
9.15日也即上個周五,我一個很鐵的天大研究生朋友,邀我給他的輔導員進行一次演講比賽的輔導。當時,我猶豫了,一是怕自己面對一個天大研究生輔導員很難應對,畢竟我只是本科畢業; 二是當時我在成都出差,白天全天講課,剛剛結束課程后已經累的沒半點力氣了。本想拒絕,沒想這哥們倒爽快,直接把輔導員推給我,已經添加我微信好友了。不到一分鐘,輔導員把她的演講稿拋給我。趕鴨子上架,不做也不行了。
就在猶豫時,奇跡突然出現了!
晚上6點左右,我拿到她的演講稿,從演講稿的解析-優勢和不足-針對性的建議三個角度,寫了足足有兩千五百多字,整理出五個文檔:演講稿的解析篇、演講的結構篇、內容篇、技巧篇和練習篇,而這僅僅用了一個半小時,一氣呵成!
晚上8點左右,輔導員老師微信回復,她說,她徹底震驚了,不停的夸我專業,夸我高效。
那一刻,簡直不能太爽!
人生的每次升級,都不可能帶著原有的一切,升級本身,就是撕裂。忍受不了這樣的疼痛,就實現不了升級。
在我眼里,一個普通的老師,只是教了很高級的知識;而一個真正厲害的老師,除了教授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垂范,引領,提供及時反饋,營造學習氛圍。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師父是培訓界的黑帶高手,一點都不夸張。師父對培訓的研究不僅有時間和閱歷的厚度,更有對培訓的本質認識。
除平日的五步成師學習,師父對我們師徒群的每日練習要求更高。首先,師父以身作則,訓練我們之前自己先做到。其次,我們只有提交之后才有反饋,這就不停的激發我們對學習的欲望,想要不停的了解我們和師父之間的差距。
不破不立,正是由于師父每日對我們高強度的拔高訓練,正是由于我們同門師兄弟的互相切磋互相鼓勵,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學習環境,才使得我能有今日看得見的進步。
好知識是用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
師父說。
正因為給一個天大研究生輔導員的演講比賽指導,讓我明白,正是師父的每日練習,才有了那一個半小時的厚積薄發。
厚積,慢。
薄發,快。
03 行動起來逆襲的可能性
人都有惰性,時不時會懈怠,如何堅持去做呢?就需要蜜糖來引,鞭子來抽。
師父的每日練習其實有一定的規則的,但是有了規則,還不夠,歸根結底,還是要去做。如師父所說“不去做,然并卵”,相信這也是師父的真正深意。
是行動讓我在跑步時揮汗如雨,是行動讓我在衛生間把訓練敲成文章,是行動讓我陪著愛人不停的每日撲克牌練習,是行動讓我斗膽提出做全國性質的職業規劃平臺,是行動讓發現我做平臺運營沒有任何基礎,又是行動讓我卯足勁買下幾乎全網所有的優質社群運營課程,沒日沒夜的學習、練習,卻從不喊一聲累......
師父的每日訓練,哪怕是再微小的行動,都夾雜著汗水、眼淚、歡笑、沉默、希望,它是人類體內洪荒之力的證明。30 天的每日訓練結束了,我們師徒都各有收獲,切換到積極行動的狀態,見識了更多可能性,還遇見了一幫可愛的師兄師姐們。就這 30天而言,這是一個結束;就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而言,這恰恰是一個新的開始。
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有多困難,我們都相信行動的力量、相信時間的回報,不斷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讓自己變得更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
剛剛坐3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成都,出了車站,被當地的暴雨澆個措手不及,全身濕透,但是來不及抱怨,因為今天,心里始終放不下這篇文章,是它給了我動力。
最后,愿我們每日訓練的付出都可以溫柔以待,愿我們五步成師的弟子們將來都可以在培訓界有一席之地。相信我,行動起來,相信逆襲的可能性。
我堅信,我們可以。
本文來源:中國五步成師認證學院www.xintrainer.com,弟子班鄭文杰原創,歡迎轉發擴散,讓更多有興趣成為培訓師的朋友,可以輕松愉快的找到可以一輩子信賴的師父,去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