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意識是關鍵
- 瀏覽量:424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9-06-21
談到新經濟時代對人的新要求,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黎孝先教授認為,中國現在和以后都需要國際型、運作型、創新型人才,他們是有突出的決策能力、溝通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商務操作能力的國際商務人才。黎教授為中國外貿行業培養人才,長達近半個世紀,他認為,與過去那種只強調考試成績或某一專業突出的要求相比,現在更強調運做與管理能力,強調務實和求新的品質。新經濟時代的復合型人才要求人才培養和教育機制改革創新,也要求人才本身具有永續學習的意識和高效學習的能力。
新型外貿人才要有很強的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和超越意識。因為外貿公司身處服務行業,即使是生產性的出口商,不但要給國內外的消費者提供最高品質的產品,還要提供最優秀的服務。中國加入WTO后,中國企業完全站在國際舞臺上來了,要面臨的競爭對手都是全世界范圍內、世界級的。所以,這些意識也要處于嶄新的層次。
員工不能超越自己,那他很快就會被淘汰,因為在公司就沒有位置了。趙戈先生認為:“我們信息中心更處在變革速度非常快的領域,必須擁有足夠的嘗試新事物的勇氣和決心。如果不能富有創新精神,我們就有可能更快地被淘汰。”
富有創新精神并不是要丟棄傳統的優良品質,如敬業精神,對企業的忠誠度,艱苦創業、堅忍不拔地學習和探索等精神,依然要保持和發揚。就像EC要與傳統創業結合一樣,盡管人需要在新經濟的環境下獲取更多的技能,但傳統的優秀品質依然非常重要。如果沒有這些作為基礎,即使有了新技術應用能力,對企業的效果可能是破壞大于貢獻。
拓展業務需要新技能
電子商務給出口企業帶來了新的運作模式,通過電子化管理和IT技術,企業各部門,企業與上下家的合作伙伴不再是條塊分割,各自為政,而是形成了環環相扣的鏈條,這種新的運作,對業務人員、業務經理個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貿業務人員在各項傳統技能都非常優秀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學習運用電腦和網絡等方面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技能。
標簽:領導力 | 員工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