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7 更新 511次瀏覽
導入:
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背景:國家層面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
分配制度改革的社會背景:80后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主力,90后逐步步入,價值觀、事業觀已經發生改變,須強化薪酬激勵作用
結論:舊的薪酬體系不得不改,新的薪酬體系不得不立
第一篇:理論篇
第一講:依據——薪酬設計的理論
一、薪酬設計及流程
二、決策要點及策略選擇
1.分配關系
2.水平定位
3.薪酬結構
4.薪酬等級制度
5.工資標準設置
6.計發辦法
7.調整機制
三、薪酬發展三個方向
1.內部分配激勵機制
2.內部分配約束機制
3.員工持股
第二篇:實操篇
第一講:前提——崗位評價流程及技術
一、崗位說明書和部門職責編制
二、設計崗位評價標準體系
1.選擇評價崗位價值的因素
1)選擇原則
2)選擇的4大因素
a技術要求
b重要性
c工作強度
d工作環境
課堂練習:學員任意選擇一個崗位進行演練
2.確定影響等級
舉例分析:技術要求因素的等級
課堂練習:同一崗位的其他因素等級
3.確定各因素的評價標準
1)確定總分數
2)各要素分數和權重
舉例分析:經驗法和計算法
3)子要素等級及評價標準
課堂練習:各組選擇一個崗位確定評價標準
三、組織評價會議
四、崗位數據處理及等級劃分
1.錄入數據并計算
注意事項:各等級評價權重
2.崗位等級劃分
1)等差法
2)差值變動法
實例說明:以某公司為例說明兩種方法的應用
3.平衡調整
第二講:基礎——崗位工資標準測算
一、工資測算的一般流程
1.存量調查
2.投入總量
3.工資水平
4.工資結構
1)工資差距
2)工資組成
3)各項比例
4)激勵薪酬
案例分析:某公司的工資結構
5.確定工資標準
6.制定套入辦法
7.測算與調整
二、數字測算法
1.測算崗位工資總額
2.確定工資幅度
3.確定等級系數
1)薪點法——等差法、等比法
舉例分析:某企業的崗位工資測算——薪點等差法、等比法測算結果的區別
2)系數法——等差法、等比法
舉例分析:某企業的崗位工資測算——系數等差法、等比法測算結果的區別
4.計算崗位工資標準
1)計算等級數之和
2)計算崗位工資標準
5.標準測算與平衡
舉例分析:某企業的實際數據測算——薪點法、系數法計算出四種結果,進行對比平衡
三、薪酬調查法
1.選擇目標
2.調查的程序
1)確定調查目的
2)確定調查范圍
3)選擇調查方式
4)數據統計與分析
四、綜合法
案例演練:某企業現有工資水平——帶領學員采用綜合法推算出新的工資標準
1.存量調查
2.確定工資構成
3.確定工資倍數
4.測算標準
5.確定套入辦法
6.測算調整
7.形成最終方案
五、設計薪酬浮動幅度和工資寬帶
1.薪酬浮動幅度
2.擴展工資帶
1)確定工資帶的數目
2)確定工資帶的價位
3)工資帶內的橫向職位輪換
六、檔差的確定
1.崗位工資中線百分比法
2.綜合法
實例分析:某公司崗位工資標準——中線法、綜合法確定檔差的區別
七、套入的三大法
1.硬件法
2.績效法
3.評定法
八、薪酬調整的兩大方式
1.單調
1)等級調整
2)檔次調整
2.普調
1)定期調整
2)考核調整
3)結構調整
第四講:激勵——績效工資設計
一.績效的認識
1.什么是績效?
2.績效的形式——頻次、項目、依據
二、基本思路
1.分級管理——兩級考核、兩級分配
2.分類管理——專業績效工資、綜合績效工資
三、組織績效工資
1.綜合獎
1)比例法——額度=績效工資基數X實際完成值÷目標考核值
2)計件法——額度=計件單價X實際完成值X浮動系數
2.單項獎——額度=預算總額度X實際完成率
3.年薪制——額度=約定績效工資總額X績效得分率
四、員工績效工資
1.工資的計算公式
1)員工額度=部門人數X部門績效工資基數X員工績效得分÷部門總得分+其他考核
第三篇:支持篇
第六講:薪酬體系——過程中所需文件
一、文件目錄
二、文件實例
1.調研報告
2.三定方案
3.崗位評價表
4.崗位等級表
5.崗位工資測算表
6.績效工資測算表
7.薪酬方案實施細則
第七講:薪酬體系——結果實施所需文件
一、文件目錄
二、最基本文件實例
1.崗位管理辦法
2.薪酬管理辦法
3.績效管理辦法
課程標簽:人力資源、績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