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前身Transactional Analysis溝通分析背景小介紹
- 瀏覽量:563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9-06-20
任何一門理論都不是孫悟空一樣從石頭縫里蹦出來,PCM自然也有很深的淵源。Process Communication Model早期深受Eric Berne溝通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影響,傳承了TA的精華思想,加以延續整合創新,并獲得了Eric Berne Memorial Award這一心理學界極有分量的獎項。一方面得到了TA理論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自1982年起自成一家,從此正式命名為Process Communication Model。
稍加拓展一下Transactional Analysis知識,這也是很有趣的,并且可以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性格進程化溝通PCM的出處。
在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家Eric Berne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發現,希臘神話中所有的神或者英雄人物,最后的人生結局都是悲慘的。Eric Berne沒有止步于此,他自學了希臘文,以便閱讀希臘神話的原版文獻,最后在這些古籍著作中他真的證實了自己的發現:希臘神話中的神和英雄都有悲慘的命運,或是墜入深淵,或是受到詛咒,甚至更加凄慘。Eric Berne大膽的設想,這并不應該是希臘神話獨有的特點,甚至不是擁有古代文明的希臘、羅馬或是埃及(還有中國)獨有的特點,這應該是“人性的神話”。古代作家們也許看到了人類存在的各種艱難,所以用神話的方式將這人類的共性表達出來,實際他們想說的是:人應該都生而存在一個生命的腳本,早早的便已經注定每個人的一生會怎樣度過,成功或失敗,愉悅或悲慘。我們也可以看到流芳百世的眾多中外文學作品,幾乎無一例外都在宣揚著人性的一些特性,或是強悍,或是弱點。同時,也幾乎無一例外的都以主人公悲慘的人生命運為結尾,甚至還有直接以《悲慘世界》命名的。如果單純用寫作的社會背景來解釋未免有些牽強,怎么古今幾千年,中外幾千公里的范圍都會有相似的社會背景來引導文學潮流呢?唯一可以解釋的應該就是人性的共性了。無論你相信與否,Eric Berne和我都深信:人生的腳本在生命的初始階段(七歲之前)早已注定。這里指的不是生命的各個故事細節,而是處事的態度,價值與情懷,最終的命運。再次強調,我們不是迷信的命由天定說,而是想說七歲之前的生活際遇,周遭的人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命基調,由此確定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腳本。
標簽:國學、心理學、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