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5 更新 694次瀏覽
課程大綱
第一講:兩會后財稅體制改革與新政解讀
一、兩會后減稅降費都在如何兌現?
1.增值稅三檔并兩檔,如何并檔?如何調節?
2.重點降低制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如何降低?
3.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如何提高?如何享受?
4.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范圍,如何享受?
5.大幅提高企業新購入儀器設備稅前扣除上限,有何變化?
6.實施企業境外所得綜合抵免政策,和誰有關?
7.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范圍,如何優惠?
8.繼續實施企業重組土地增值稅.契稅等到期優惠政策,有何意義?
…….
二、目前都開始實施了哪些政策,如何理解?
1.將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上限,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2.將享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以上兩項措施實施期限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3.取消企業委托境外研發費用不得加計扣除限制。
4.將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5.將一般企業的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與高新技術企業的限額統一,從2.5%提高至8%。前述三項措施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
6.從5月1日起,將對納稅人設立的資金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合計金額征收的印花稅減半,對按件征收的其他賬簿免征印花稅。
7.將目前在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的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推廣到全國。
…….
第二講:增值稅稅收風險排查與節稅籌劃
1.營改增后,增值稅繳納都有哪些新的規定?
2.增值稅繳納,哪些業務適用稅率容易出錯?
3.增值稅進項稅額,哪些業務不能抵你低了?
4.增值稅進項稅額,哪些業務能抵你卻沒低?
5.增值稅哪些進項可以一次性抵,你卻分期抵?
6.取得的發票,有真實業務為什么也屬于虛開?
7.增值稅發票填寫,都有哪些關鍵點需要把握?
8.增值稅繳納與合同簽訂都有哪些涉稅風險點?
9.增值稅發票“虛開”規避與抵扣風險防范。
第三講:企業所得稅稅收風險排查與節稅籌劃
1.收入確認中都有哪些疑難問題?
2.工資薪金支出如何進行稅前優化?
3.三項“工資附加費用”如何準確列支?
4.保險費用稅前扣除有何具體規定?
5.開辦費的內容到底包括哪些?
6.如何讓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達到最大限額?
7.如何讓廣告費與業務宣傳費稅前扣除達到最大限額?
8.借款費用稅前扣除類型都有哪些?(資本化與費用化.金融機構的借款.非關聯方企業借款.關聯方借款.對個人的借款.投資未到位時的借款.無償資金拆借等)
9.手續費及傭金稅前扣除有何具體規定?
10.企業資產處理所得稅前扣除與政策把控
11.企業政策性搬遷資產發生的損失究竟該如何處理?
第四講:個人所得稅稅收風險排查與節稅籌劃
1.個人所得稅改革政策解讀與預期籌劃
2.車輛補貼發放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3.免費旅游福利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4.節日福利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5.住房補貼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6.培訓學習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7.內部退養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8.工傷補償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9.解除合同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10.提前退休與個人所得稅繳納風險
第五講:企業投融資涉稅風險排查與報表分析
一、資本“認繳”期間
1.注冊資本大小的有何講究?
2.未按期認繳資本有何風險?
3.抽逃認繳資金的有何風險?
4.注冊資金與印花稅有何關系?
二、資本“投資’期間
1.非貨幣性資產投產的如何納稅?
2.代持股的有何涉稅風險?
3.債轉股的如何納稅?
三、資本“持有”期間
1.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如何納稅?
2.資本公積轉增資本如何納稅?
3.盈余公積轉增資本如何納稅?
4.收回投資如何納稅?
四、資本“運作”期間
1.企業合并.分立有何涉稅風險?
2.資產收購有何涉稅風險?
3.以房地產進行投資有何涉稅風險?
4.股權重組有何涉稅風險?
第六講: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預期納稅籌劃
一、企業投資環節的涉稅籌劃
1.公司發展需要資金,是“增資”還是“借支”?
2.企業有利潤,個人股東“如何分紅”,稅負最低?
3.企業開辦費如何列支,促進企業遞延納稅?
二、企業運營環節的涉稅籌劃
1.“折扣.送券.送禮”活動促銷,哪種方案對企業納稅更有利?
2.視同銷售如何處理,實現企業稅負最低?
3.如何有效利用閑置設施,實現納稅籌劃?
4.企業稅收繳納如何實現遞延納稅?
課程標簽:財務管理、稅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