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敏:怎樣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
- 瀏覽量:710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7-07-31
據悉,全球人口68億,其中,手機用戶50億,中國手機用戶11億,手機網民5億,年增長數據驚人。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可以當主播,誰都可以坐鎮喜馬拉雅FM主播臺;人人都可以成為焦點主持人,隨時隨地可以開網絡直播間做直播。各種網絡秀層出不窮,并且成為主流。在這個競爭年代,很多企業注重培養員工的綜合素質。最近,云學科技公司、創客匠人科技公司催促我做課程直播,培訓直播的風潮早已在網絡上掀起。
出于本職工作的需求,小到早會主持,大到迎春晚會主持等,我成為集團的主持擔當,義不容辭。視頻會議、現場會議、微信會議,我經常是被設定為主持人或主講人。
隨著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多的的新鮮面孔加入主持行業或者涉足主持;隨著時代的變遷,80后不再是新新人類,后繼接力的90后,開始在思考:怎樣才能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呢?
孟非、陳魯豫、朱迅、周濤、董卿、白巖松的主持風格是怎樣的,是否各有亮點,標識性很強?作為專業的培訓師,主持工作早已不費吹灰之力,優秀的主持人是塑造出來的。那么,如何塑造呢?
第一、個人氣質塑造
主持人的氣質應當與節目或崗位相吻合。
在網絡直播間做直播或者做節目,主持人播報嚴肅類主題時,應當嚴肅、睿智,彰顯權威感,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實質為佳,不可拖泥帶水。
做課程培訓類主持時,可以有個人特點,端莊大方是極好的。
如果主持綜藝節目、公司拓展活動或迎春晚會等,主持人則要增加幾分活力和親切力,活躍節目或現場氣氛,讓現場笑聲連連。
對談話類節目或會議而言,,則要求主持人有親和力,不求掏心窩地聊天,但至少必須能夠打開對方的話匣子。
個性塑造,核心要符合TOP的原則,即根據時間、場所和定點而定。
第二、準備充分
在網絡直播間做直播或者做節目,必須了解觀眾情況、設備情況等等,提前在腦海里預演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并且做好充分的心理和行為準備。
在企業內部擔任主持人,著裝和儀容儀表非常重要。活動開始前,主持人必須了解各項議程的準備情況,對有變化的項目及時調整,尤其是到會領導的變化要及時掌握和處理。比如,領導講話要求、行為習慣、個人偏好等等,都可能忽然發生360度大改變,所以必須提前摸底,有備無患。
第三、要有標新立異的視野和思維
主持人的思想及審美傾向在主持中十分重要,作為牽橋引線的人物,主持人的觀點和態度對參訓或參會人員將產生直觀的影響。
平庸的主持人,人云亦云,標識性低,主持的活動或節目將因此大打折扣。
優秀的主持人在每一個節點的畫龍點睛,有技巧地引導,能夠確保“會而有議、議而有決”,若主持節目,則能富予節目更高的生命里,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升華影視作品的靈魂。
第四、具備很強的“說”與“聽”的能力
主持活動過程中,“聽”和“說”是主持人的兩大基本功。
用心“聽”,才能捕捉到可以“添磚加瓦”的瞬間,挖掘出更多的寶藏,打開分享嘉賓的話匣子,提高受眾的關注度。
認真“說”,則要求注意語速,盡量做到氣從丹田出,抑揚頓挫;可以通過言辭,維護好會場秩序;主持過程出現突發事件在所難免,擁有豐富的才華底蘊和口吐蓮花的看家本領,才能靈活補救斷接的環節。
第五、反應速度快
照本宣科、背臺詞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智能時代,人們對于“優秀”有了全新的定義。優質主持人往往擅長于即興發揮,此項考察的是應變速度,即條件反射能力。
即興臨場發揮,要求主持人在短時間內迅速理解嘉賓的意思,并做出合適的回應,用相聲界的術語來說,就是要有“現掛”的能力。
高能的應變能力,來源于良好的文化素質、修養和自我學習能力。若想成為優秀的主持人,必須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不斷汲取新的知識養分,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只有知識儲備充分了,主持人的頭腦才能快速運轉。
第六、培養幽默感
參加一場活動、一個節目或一次培訓,所有人都板著臉,受眾的感覺一定是不愉快的,體驗感也不會好。一笑解千愁,能夠讓觀眾朋友發自內心地笑,是一種本事。
幽默感不僅可以讓自己顯得平易近人,贏得別人的好感,而且在主持節目時更能舉重若輕,輕松掌控現場。
幽默感可以培養嗎?
可以!
多想、多聽、多看,讓腦筋學會轉彎,讓自己保持一個輕松愉快的好心情,嘗試講講笑話,跟親朋戚友逗逗嘴皮子,聚沙會成塔。
第七、善于總結,不斷提升
每一場次的主持,不可能十全十美,總會有瑕疵。只要多去總結,多去觀看思考一些活動主持的全過程,就會有提高。努力讓自己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慢慢的,在您腳下的主持之路將一馬平川。
想做一名優秀的主持人,現在開始努力,總有羽化成蝶的一天。
進無止境,優秀的主持人,不日進,擇日退,待到“傷仲永”時已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