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更新 461次瀏覽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研究的現實背景
(一)勞力經濟中的“勞力”
(二)資源經濟時代的“要素”
(三)知識經濟時代的“動力”
第二節、什么是管理心理學
(一)概念
(二)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三)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四)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管理心理學的基本概念體系
(一)人的特性方面
(二)組織的特性
第四節、管理心理學的發展
(一)起源
(二)工業心理學的興起
(三)梅奧的霍桑實驗和人際關系理論
第二章中國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現狀分析
第一節、中國人的“人人相輕”:
中國人不是“文人相輕”,而是“人人相輕”,只要想輕視別人,總有“相輕”的理由。比如北京人輕視外地人,上海人輕視外地人,城里人輕視農村人,南方人輕視北方人,有錢人輕視窮人,開車的輕視走路的,走路的輕視掃路的,吃飯的輕視做飯的……就是不會相互尊重。
第二節、缺乏團隊精神
沒有團隊精神,把個人或者部門凌駕于整個組織之上。開會講話都是“我們市場部”、“他們技術部”、“他們物流部”、“他們財務部”,聽起來不象是一個公司的,象有仇。
第三節、關于中國人“疑心和不誠信”
中國人說謊跟玩似的,因為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都沒上好這一課。進了企業,就是對同事不講誠信,對老板不講誠信,對客戶不講誠信。
第四節、蔑視制度和極高的政治敏感度是一對錯位的姐妹。
第五節、中國人是如何推卸責任的
第三章了解你部屬的基本需求
第一節、人的需要
(一)概念
(二)需要的產生
1。刺激因素(1)內部刺激(2)外部刺激
2。產生機理
(三)需要的特點
1。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相結合
2。勞動創造性與滿足需要相結合
3。人的需要的發展性特點
4。人的需要與社會生活條件
(四)需要的分類
1。按性質分:生理需要心理需要
2。按需要的迫切程度分:間接需要直接需要
3。按范圍分:個人需要組織需要
2。需要滿足的方法
(1)從調查研究入手
調查研究既是了解職工需要的一種方法,更是滿足職工需要,激勵員工積極性的很好的措施。
(2)綜合分析
第二節、人的欲望
(一)概念
(二)形成欲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缺乏,有不足之感;2.期待,有求足之望。
(三)特性
1。無限性
2。關聯性
3。反復性
4。競爭性
第三節、人的動機
(一)動機的概念
1。動機不是一種個性特質
2。動機是個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3。動機應包括三個關鍵因素:努力、組織目標和個人需要。
4。人類的行為無一不是動機性行為
(二)動機的種類
1。生理性動機
2。心理性動機
3。優勢動機
第四章人的態度與行為的改變
第一部分、人的態度
第一節什么是態度
1。含義
2。態度對象
3。態度成分態度的心理構成
4。態度的功能(作用)
(1)決定著人們對外界事物的判斷與選擇(態度的習慣性)
(2)態度的穩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堅持作用)
(3)態度對學習的影響(選擇性和過濾性)
(4)態度的隱藏性
(5)態度對矛盾和沖突的調節功能
第二節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1。影響態度形成的因素
2。態度的形成過程
3。態度的改變
第三節與企業、組織有關的態度
1。工作滿意度員工對本職工作所持有的一般性的滿足與否的程度。
2。工作投入
3。組織承諾對組織的忠誠性、認可程度和參與程度。
第二部分、人的行為的改變
第一節什么是行為
1。概念:個體或組織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采取的有意識的活動過程。
2。影響行為的個性因素
第二節人的行為的改變
1。行為改變的層次
2。行為改變的周期
第四章維護和增進心理健康的方法
第一節基本方法介紹
a、樹立合理信念
b、減輕工作壓力
c、學會心理調適
d、調整挫折反應
e、尋求心理援助
第二節警惕A型性格
時間緊迫感
競爭性
“數字化生存”
第三節樹立合理信念
剔除“必須”和“應該”
避免過分自我關注
避免過分追求完美
第四節調整挫折反應
適度使用防衛性反應
反思“曲解”
第五章利用管理心理學激發潛力
第一節什么是潛意識
潛意識的概念
潛意識的特點
開發、利用人的潛能的五個方法
第二節利用暗示
什么是暗示,暗示的種類?
暗示有三類:
1、暗中明示
2、暗中所含之意
3、當指示主體發出指示時,受示方不加拒絕地服從。
第三節光明的思維方式
光明思維有三級:
1、看到黑暗,也看到光明;
2、黑暗能轉變成光明;
3、生活中充滿光明。
課程標簽:領導力、領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