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1 更新 596次瀏覽
第一部分---職業素養篇
一、領導力是什么?
領導力(Leadership)就是指在管轄的范圍內充分的利用人力和客觀條件在以最小的成本辦成所需的事提高整個團體的辦事效率。
二、對領導行為的一般理解
1、領導力模型
俄亥俄模式
管理坐標
三才管理模式
三才之道——水火既濟
三才各有所重
情理法的配合
責權利的配合
理念的不同
2、領導力的演進
“人是機器”
——泰羅時代與福特流水線
行為科學
——從霍桑實驗到豐田的“U”型線
東風西漸
——“Z”理論風暴與佳能“細胞式生產”
3、領導力缺失的表現
過分追求完美
只追捧明星員工
急功近利快速成功
超級管理嚴密監控
定位錯誤
忽視細節
三、領導力提升策略之——洞察術
1、能力測驗
韋克斯勒智力測驗(Wechsler)
瑞文推理測驗(Raven)
2、人格測驗
投射測驗
愛德華個人偏好量表(EPPS)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16PF)
3、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4、職業興趣測驗
5、面試與筆試
四、領導力提升策略之——激勵術
1、激勵是什么?
2、激勵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斯金納的強化理論
3、常用的激勵方式
五、領導力提升策略之——決策術
1、科學決策
決策是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從若干個可行方案中選擇一個滿意方案的分析判斷過程。
2、科學決策的基礎——
知己知彼
3、決策前提:要有明確的目的
察覺和分析問題
決策條件:有若干可行的備擇方案
多方案抉擇,可增強決策者實施決策時的堅定性,從而有助于一個良好的決策效果的取得。
4、決策過程:要進行方案分析比較
每個可行方案都有其可取之處,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必須對每個備擇方案進行綜合的分析與評價,以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利弊,比較各方案的優劣。
通過分析比較,最終做到決策時“心中有數”。
決策者的風險傾向對方案選擇的影響
決策者的風格對決策過程的影響
決策結果:選擇滿意方案
5、克服決策過程中的心理障礙
由“獨裁”走向“總裁”
避免誤入信息“陷阱”
注意信息來源,不要輕信別有用心或有根本利害關系的人提供的信息,偏見會導致信息的扭曲。要聽取各方面意見,并注重分析比較。
注意平均水平與實際情況的差異。如果50%以上的實際情況與平均水平相比,要相差25%以上;或25%以上的實際情況與平均水平相比相差50%以上,則馬上可認為這種平均水平很值得懷疑。
不要輕易放棄相互矛盾或截然相反的意見。既然有不同意見,就必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要注意深入調查,在搞清事實的基礎上作出決策。
對專家意見要避免盲從。同樣的一組事實或信息,可作出種種不同的解釋,無論何時,只要有可能,就應當根據專家提供的有關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
要注意信息的時間性和獲取信息的代價,不要指望在收集到所有的信息后再作決策。
6、學會處理錯誤的決策
承認。責任在我。要有勇氣承認客觀事實,以集中精力分析原因。
檢查。追溯決策的全過程,以找出到底在哪一步上犯了錯誤。此外,還要分析一下決策的時間、方式和方法。
調整。若一個決策總的來看是可行的,而只是在貫徹執行上發生了問題,則可通過發現薄弱環節予以調整,使這一決策趨于完善。
改正。若一項決策經過檢查和調整仍無法修正,則要針對原因擬定一個較為復雜的修正計劃,以改正決策錯誤,減少由于決策失誤而可能造成的損失。
課程標簽:領導力、領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