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創新|錢科宇:戰略十問(匯總升級版)(上)
- 瀏覽量:350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21-02-01
穩健創新|錢科宇:戰略十問(匯總升級版)(上)
本文作者:企業創新式發展研究者 錢科宇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特聘講師
◆ 國際教練協會認證執行教練
◆ 華為培訓中心特聘講師
◆ 浙江省四川商會高級顧問
◆ 原金螳螂集團管理學院院長
◆ 現任浙江朗佑控股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
主要研究領域:
企業創新升級系統建設
作者寄語:
本人拙文《戰略十問》已在2016年刊出過。
然而: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讀者;
——不同的時間,同一個作者,不同的筆觸;
——不同的時間,同一群讀者,不同的領悟;
舊文升級再寫再讀,希望你我都已超越過往。
第一問:假如我的公司關閉了,
用戶有什么損失?
假如明天騰訊公司關閉了,我們就得重新用回手機短信,每月增加費用至少100元以上。
假如明天高鐵停運了,我們就得花更多的時間去坐那又慢又不干凈的普通列車,或者坐那經常誤點的航班,還要提前一個多小時趕到到機場接受安檢。
如明天小區門口的干洗店關閉了,我就得每次去一千米以外的另一家,送洗需要熨燙的襯衣和西褲,而且價格更貴。因為老板和我不熟,他可能會把我的襯衣和別人的搞混。
假如你的公司關閉了,你的用戶是否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轉身去你的同行?
你一直以來引以自豪的優勢,是否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你的家具,貨真價實,兼顧耐用,但宜家的銷量比你的銷量大多了;
你的茶葉,中國十大名茶、歷史悠久而且綠色種植、包裝又上檔次,但立頓的銷量比你大多了。
你的產品,除了質優和價廉,還有什么?消費者還關心什么?宜家確實是價廉,但比宜家更廉的家具為什么賣不掉?
因為宜家有品牌效應,所以買的人多?宜家是用廣告砸出來的品牌么?你砸一個試試看?購買宜家是一種有別于其他家具廠商的體驗,比如“設計巧妙、功能實用”,再比如宜家提供免費的兒童看護、并且提供美味低價的食物等等。
現在到了該問自己三個問題的時候了:
1.我有什么獨特的優勢?
2.我的優勢真的是用戶需要的么?
3.我的優勢,是否會被模仿和超越?
第二問:我的企業有什么宗旨?
企業的宗旨包括以下方面:
“我”屬于哪個領域下?
“我”是干什么的?
“我”的原則是什么?
“我”的目標是什么?
回答出以上問題,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戰略是選擇,同時也是放棄。
企業有時候所做的選擇不一定對,但不做取舍,“有利潤就做”,這一定不對。
明確了宗旨,第一個好處是在客戶心中鎖定了某種身份和形象。當客戶需要選購時,無論客戶是選購家具或服裝,他會有某種標準,比如價格、質量、交貨期、適用性、售后服務等。然后在腦中搜尋符合標準的產品或服務。即便是購買工業原料這樣的中間產品也是如此。
第二個好處是集中資源,聚焦于做好某些事,才能真正的將其做好,贏得市場競爭力。如果業務結構不合理,什么都想做,資源需要多頭配置,而且在單一領域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就會造成效率低下,失去成本優勢。
第三個好處是能夠凝聚團隊達成共識,形成統一的思考方向和思維模式。比如華為的三項職能戰略:端到端的優質交付、績效導向、不斷研發,已經成為了任何一個員工不斷為之努力的工作追求。
單一的制造業或單一的服務業已經越來越少了,企業的特點越來越趨向多維化,客戶和用戶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年輕一代的價值觀也逐步多元化。企業在多種經營背后,其實是有一種共同宗旨的。制定戰略的首要任務是明確宗旨、推行宗旨,并且通過宗旨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人,無論是內部的員工,還是外部的用戶、客戶、投資人等利益相關方,皆是如此,道不同,不要勉強自己而為之。
具體地說,宗旨包含: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體系、市場定位、自我身份定位。
第三問:我如何給相關方帶來利益?
何事物的推進都需要動能,組織的高速發展則需要更多的動能,越多越好。
只有把利益分配到位了,才有可能凝聚來自各方的力量。
股東、員工、顧客、消費者、社會大眾、商業合作者等等,都可以成為利益相關方。
如何排序?取決于企業的宗旨(上一問)。
通常認為、我們可以對上游供應商壓價、延長賬期、因為上游是賺了我們的錢,所以主動權在我。在以前我們和供應商就是這樣的買賣關系。但是供應商既然是一個企業,必然有各種各樣的資源,除了進貨以外,應該可以更多的發展合作內容。
和下游的客戶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協助下游開發市場,無論用什么方式幫到他。下游有了更多客戶等于我們有了更多市場。所以要關注客戶的客戶,直至終端消費者。
比如,小區門口的便利店可以免費代客收快遞,保證能通過服務促進自有商品的銷售額。為什么不干呢?
可是,順豐快遞前幾年辦的“嘿店”為什么沒有成呢?因為其創新不徹底,商品價格高品種又少。恰恰是過多地關注了自己的利益。沒有先考慮相關利益方。
再比如,同一類企業有不同門類的供應商,那么這些供應商之間,既會有相同的客戶資源,也有不同的客戶資源。如果跨行業之間交換一下客戶群,將會是怎樣的情形呢?這是一種創新,需要制度創新、文化創新。
利益相關方當然包括股東和員工。有些行業的股東容易找,但好員工不容易找。
比如新經濟類公司,只要找到好團隊,投資人一大把。有些行業則很難融資,比如傳統行業。再有的公司兩者都很難找,那很可能是戰略定位出了問題(即上一問講的宗旨)。
戰略的制定都要為客戶、為員工、為合作伙伴、為社會創造價值,這方面沒有例外。一個以賺錢為最主要目的公司是只為股東服務的,那就根本沒有戰略可言,也不能說賺了錢才考慮其他,而是相反,考慮了其他再能賺錢。
當我們發展更多對象成為利益相關方,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就成倍地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