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6 更新 614次瀏覽
1、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意義分析
1)京津冀發展:城市功能與承載力的回歸和提升
2)環渤海經濟圈:提高民營經濟的活力和比重促進轉型
3)產業分工與合作:提高區域開放度和產業整合度
4)城市建設:建立空間聯系緊密的世界級城市群
2、京津冀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
1)京津兩市定位不明確,缺乏必要的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2)京津冀三地區間產業分工與合作發展緩慢,河北民營經濟發展緩慢
3)環境的惡化加劇了三地特別是京津之間的矛盾和對資源的爭奪
4)河北的經濟腹地作用沒有發揮,需要建立京津冀平等互利地位關系
3、國家層面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1)高層布局:建立雄安新區,打破目前三地協同發展僵局
2)發展城市:提高河北省中小城市經濟發展水平
3)產業轉移:提高京津兩大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4)國企改革:實施跨行政區域的行業集聚和整合
4、十三五時期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方向分析
1)人口:京津冀一體化改革發展動力新方向
2)環境:京津冀一體化創新城市規劃管理新格局
3)資源:京津冀一體化創新城市綜合治理著力點
4)交通:京津冀一體化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思路
5、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的三地區域經濟發展對策分析
1)城市群建設:中央精神建設京津冀世界級都市圈戰略
2)京津冀開發:北京和天津確保沿海與腹地“雙重點”開發
3)環渤海經濟圈:通過產業轉移與協同建設全國先進工業區
4)改革先行區:依托雄安建設北方的增長極和北方的試驗區
6、“京津冀一體化”指引下未來三地的經濟再定位
1)區域地位:京津冀的經濟組織中心如何構建
2)區域協調:京津冀區域間新產業分工合作如何執行
3)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帶來的行業發展機遇
4)產業集聚:京津冀一體化影響下的經濟集聚發展窗口
7、十三五期間京津冀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目標
1)產業結構:從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轉型
2)城鄉關系:從城鄉分割向城鄉一體化轉型
3)動力來源:從投入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型
4)空間結構:從無序開發向有序開發轉型
下午
1、“雄安新區”的“千年大計和國家大事”
1)如何理解“雄安新區”的國家級戰略
2)北京需要怎樣的世界級城市群做支撐
3)未來北京的城市功能、形象與定位的轉換
4)“雄安新區”聯動配合的其他區域戰略
2、“雄安新區”規劃重點及發展方向分析
1)“雄安新區”未來發展的規劃重點分析
2)“雄安新區”未來重點建設領域分析
3)“雄安新區”未來區域建設的重點范圍
4)“雄安新區”未來建設的主要挑戰
3、雄安新區所帶動的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熱點
1)從大城市的單獨競爭到超級城市群體發展
2)從經濟的不平衡增長到城鎮相對均衡增長
3)從傳統產業集中到迎接新興產業快速崛起
4)從區域產業的單極驅動到多元化產業競爭
4、京津冀政策影響下的汽車產業發展機遇
1)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利好京津冀縣域經濟提高汽車消費
2)京津冀環境聯防聯控協作機制: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
3)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激勵新能源跨區發展模式
4)北京向河北產業轉移:利好高端裝備制造及新能源汽車
5、汽車產業前瞻:構建新型的汽車市場發展模式
1)汽車產業的新趨勢:多極化和多元化發展并舉
2)汽車產業的大布局:從投資驅動到體制機制開放
3)汽車產業的新目標:從跟隨發展向行業領跑轉型
4)汽車產業的新布局:接洽京津產業轉移和產業創新
6、國家戰略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及調控趨勢
1)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調控方向
2)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促進產業投融資改變方向
3)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的態勢迎來新變局
4)新能源智能汽車產品提升企業發展空間及行業整合能力
7、未來京津冀戰略影響下的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1)新能源汽車和產業鏈將持續進行供給側改革
2)純電動汽車和出租車的共享模式普及發展
3)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的跨界測試與聯合創新
4)產業區域調控制度及技術創新制度讓強者恒強
課程標簽:企業戰略,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