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更新 770次瀏覽
第一講:系統思維概述
在這一單元,學員將了解到:
1.什么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思維模式?問題的類別有哪些?期望與偏差的關系是什么?在本行業中,四種常見的偏差是什么?
2.什么是流程?流程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3.人的思維流程是怎樣的?它對問題的分析解決有什么影響?
4.理性的思維流程是什么?針對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問題,分別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思維工具?
第二講:系統思維之——情景分析
為了采取有效措施,任何個人或團體必須確定其關注焦點,從而確立適當的優先順序。由于在設定優先順序時融合多種因素,狀況回顧方法優于簡單的排列圖分析。
在這一單元,學員將了解到:
1.什么是基礎性情景分析?什么是結構性情景分析?
2.您所關注的關鍵問題是什么?關注焦點可以區分.細化嗎?
3.如何在情境判斷中排列解決問題的優先順序?對本行業來講,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4.處理問題的四個步驟是什么?您怎樣選擇適當的思維技巧并確定最佳的解決辦法?
5.運用情景分析思維模式的關鍵能力是什么?如何學會區分事實和意見?怎樣做出基于事實的情景分析?
案例分析:休假回來之后如何面對錯綜復雜的問題?
可視化管理工具:《情景分析工作表》
第三講:系統思維之——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是一種強有力的推論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團體或個人可以經由事實分析而不是憑感覺地找到原因,然后他們能夠在事實基礎上審核可能的原因。
在這一單元,學員將了解到:
1.什么是基礎性原因分析?什么是結構性原因分析?兩者各有什么用處?
2.如何全方位地描述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尋找線索.證實原因?
3.您所關注的問題與觀察到的事實是分別什么?
4.結構性原因分析的過程是什么?如何尋找問題的根源?
5.如何辨別獨特的差異與變化?
6.如何確定最佳的比較方法?
7.如何辨識及檢測可能的原因?
案例分析:迪爾高速公路、比克爾通訊公司
可視化管理工具:《原因分析工作表》
第四講:系統思維之——決策制定
教授如何平衡.直接.有效地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
在這一單元,學員將了解到:
1.基礎性決策制定的流程是什么?
2.如何確定我們的決策目的與決策標準?
3.如何尋找備選方案?怎樣用決策標準來檢驗各類被選方案?
4.如何做出快速的理性決策?
5.如何確定明確的決策目的?
6.哪些因素會影響到我們做出有效的決策?如何利用或避免這些因素?
7.如何確定我們的決策標準?哪些是限制性條件?哪些是我們的期望要素?
8.與標準相比較,我們的替代方案是什么?每一個替代方案中的潛在的問題與機會是什么?
9.如何分析我們的決策風險?如何在效果與風險的平衡中做出理性的決策?
案例分析:數字診斷公司、人才的選拔
可視化管理工具:《決策制定工作表》
第五講:系統思維之——計劃分析
計劃分析是實現目標的必要手段,通過預先確定所必需的措施,可以防止問題的發生,既使真的出現問題,也可將其的風險控制在最低。同時,該方法也可幫助學員識別并利用可能出現的機會。
在這一單元,學員將了解到:
1.基礎性計劃分析的適用場合是什么?
2.快速計劃分析的步驟是什么?每個步驟的關鍵點是什么?
3.什么是預防性措施?什么是后備措施?兩者分別適用與什么情況?
4.基礎性計劃分析與結構性計劃分析的關系與區別是什么?
5.要實現目標的行動步驟是什么?這是最有效的嗎?其中的關鍵步驟是什么?分別是誰來負責呢?
6.在每個關鍵步驟中的潛在問題或機會是什么?產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7.我的預防性措施是什么?應急性措施是什么?利用性措施是什么?促進性措施是什么?
8.我的預警系統是什么?如何調整我的計劃?
案例分析:酒店重建計劃、洛得酒廠
可視化管理工具:《計劃分析工作表》
課程標簽:領導力、思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