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更新 602次瀏覽
第一講企業永續經營的奧秘、難題迎刃而解的利器
一、當前的經營管理模式困境
二、如何創建有如下特征的企業
1、有競爭力的企業
2、有執行力的企業
3、有凝聚力的企業
4、有親和力的企業
5、高效低耗的企業
6、可持續經營的企業
三、五倫和諧與企業競爭力
1、世界上的人可歸納為五種關系
2、從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門談起
3、日本企業成功的根源
四、一切事都是人事,故管理即是管人
1、人不是資源,人是操縱資源的
2、事在人為,管理就是“管人”
3、管人就是管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
4、管理就是“管得有理”
五、中國人不喜歡被管的奧秘
1、管與面子
2、理與尊重
3、先講這“禮”,再講那“理”,由情入理
六、為“搞關系”正名
1、有關系就沒關系,沒關系就有關系
2、理順關系:關系順,一切皆順
3、知其然更應知其所以然
第二講以人為本的交互式管理
一、彼此彼此的含義
1、你那樣對我,難怪我這樣對你
2、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人心都是肉長的)
3、故應善待、尊重員工
二、現代企業管理方法中的問題
1、調查問卷在中西方實施效果為何不同?
2、平衡計分卡在中西方實施效果為何不同?
3、以事為本VS以人為本
4、使用先進管理工具前提:員工的認同
5、重視前提的原因:
其可在無制度規定下積極為公司降低損耗;
也可以在遵守公司制度下消極工作或加大損耗。
三、“一定盡力”與“一定盡心盡力”的區別
1、多為托辭的“盡力”
2、用心做與用力做
3、企業人人用心做:
競爭力、執行力、凝聚力、親和力
高效低耗及可持續經營等目標自然實現。
第三講如何擁有盡心盡力的員工?
一、管理者三位一體的角色:主管、老師、家長(君親師)
二、企業辦社會額外付出是否值得
第四講對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的正確態度
一、東西方企業管理的不同
做事是做事,做人是做人VS做事即是做人,做人即是做事。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VS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二、對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的正確態度
因地制宜而非生搬硬套;
靈活調整而非削足適履;
揚長避短而非東施效顰。
正本清源直指核心,牢牢抓住企業管理的根本目的,避免陷入為管理而管理。
選擇先進管理方法之根本目的是為了企業的合理效率、效益和永續發展,而非單純提高管理自身的效率(即便于管理)。
第五講上下同欲者,基業常青
用“關心”關其心住,其在天涯海角,也不用擔心。
通過關心,使企業上下由離心而交心,由交心而同心。
即實現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實現企業的合理效率、效益和永續發展。
企業經營“利”是目標,實現“利”需要過程,以“利”為核心顯然不可能實現同心協力、同心同德,因大家有“利”就“圖”,無“利”就鳥獸“散”。即便黑社會也不如此。
秦朝以“利”為核心結果“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孟子曰:“上下交征利則國危”。“利”為核心連國家都危險,更何況企業?!
《孫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勝”。
期望企業基業常青的經營者:可不慎與!
第六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外企業團隊參考
一、忠誠服從的日本企業團隊;
二、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美國企業團隊
第七講內協外爭式團隊的創建
一、以人為本的團隊理念
1、員工不是資源,員工是操作資源的人。
2、得民心者的天下,得員工之心者企業基業長青。
二、無為的團隊領導
1、好得領導就如北極星,“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好的領導應該像舜那么悠哉,垂手而天下治。
3、舜為何能悠哉而不辛勞?
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團隊干部
1、食人之祿忠人之事:盡心盡力
2、對領導“勿欺也,而犯之”
3、優秀干部的五字寶典:恭寬信敏惠。
四、有為的團隊員工
1、盡職盡責、盡忠職守;
2、設身置地、將心比心。
五、內協外爭式團隊的創建策略
1、企業文化代替制度管理
2、內協外爭的團隊
3、由短工到長工,再到家人變成企業家。
4、中國式激勵(著名實業家盧作孚例子)
備注:以上大綱僅供參考,實際授課內容以講義為準。
課程標簽:企業哲學 | 國學與管理 | 團隊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