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7 更新 501次瀏覽
引言:影響管理者績效的變量
第一部分:領導理論研究
領導的定義
管理與領導的區別
領導研究的發展階段
兩種最主要的領導行為方式
---支持和指導
五種可能的員工代表
四種情境領導型態:領導者應該針對被領導者個人或團隊的情況,
而適當調整自己的行為!
第二部分:認識情境領導
情境領導在企業中的應用
領導行為產生的兩種結果
成功的領導者所具備的技巧
1、了解下屬的行為
2、預測下屬未來的行為
3、指導、轉變、控制下屬的行為
所有的領導都是情境領導
【測試】領導行為自我分析問卷(上)
第三部分:四種領導風格
兩種領導行為: 指導行為與支持行為
四種領導形態:指令式、教練式、支持式、 授權式
領導者自我行為分析
四種不同領導者的命運
第四部分:員工的準備度
什么是準備度:意愿和能力
衡量員工準備度的兩把尺子---會不會做和想不想做
員工準備度不同發展階段的表現:低—中—高
決定準備度:
D1:沒能力有意愿
D2:能力弱沒意愿
D3:有能力沒意愿
D4:有能力有意愿
決定準備度的提示
【案例分析1】:老陳的狀態
【案例分析2】:劉江的醒悟
【案例分析3】:請問小張的表現是D4嗎?
【案例分析4】:李經理應如何看待小李的話?
請分析,以下員工發展是第幾階段?
【課堂練習1】:員工準備度練習
【課堂練習2】:你自己的表現狀態
第五部分: 運用情境領導管理員工
領導風格與被領導者準備度水平的匹配
運用情境領導
1、對于沒能力、有意愿的D1
2、對于能力弱、沒意愿的D2
3、對于有能力、沒意愿的D3
4、對于有能力、有意愿的D4
運用情境領導總結
【測試】領導行為自我分析問卷(下)
第六部分:走向成功的團隊管理之路
員工發展與財務盈虧貢獻
四種類型的下屬分析及對待
運用情境領導的三個步驟
1、確定需要執行的任務、職責或活動
2、評估下屬針對該工作所擁有的準備度
3、針對下屬的準備度,需要選擇適當的行為
領導與控制的區別
課程標簽:領導力,領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