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領導力訓練專家 中華教練網總教練
2019-06-26 更新 638次瀏覽
一、什么是“責任”?
責任及相關的概念
二、責任和機會的關系。
“責任就是機會”,或者說“責任等于機會”。
事情越多,表明你越重要;
困難越多,越能證明你的能力。
責任越大機會越多,責任越小機會越少。
三、負責任的誤區(qū):
1、“這不是我的事!”
2、“這不是我的錯!”
3、“這不能怪我!”
4、“又不是我的錯!”
5、“你們要負責任!”
6、“我沒有能力負責任!”
7、“我負責任沒用!”
8、“我已經負了責任!”
四、提高負責任的能力:
1、加強學習,不斷實踐;
2、做應該做的事,為責任而做!
3、從小事做起;4、抓住重點責任;
5、讓大家一起負責任;
6、對結果負責!
7、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力;
8、心存感激的工作。
五、負責任與領導素質
領導者最重要的素質是負責任
負責任要有獻身精神
責任是不得不做的事
全方位增強責任意識
六:責任訓練(根據學員情況確定訓練項目)
討論題:培養(yǎng)責任感
對話題:無悔的選擇
演練題:永遠跟你走
……
授牌:
“負責任企業(yè),塑造負責任員工;負責任公民,成就負責任社會!——唐淵”
3.負責任對于員工的意義
憑什么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員工?工作知識?工作經驗?工作技能?……這些只能讓我們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優(yōu)秀的員工、一流的員工,其出色的工作表現(xiàn),一定主源于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信念、感恩付出的價值觀、對卓越的追求……內心世界的一小步,現(xiàn)實世界的一大步!有責乃遠!
4.企業(yè)責任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如何讓員工自動自發(fā)地工作?加工資?雙休?生育補貼?……一般的領導者只是擅長
于這類“交換型”領導力——用利益換取員工的工作努力;卓越的領導者一定是“轉變型”領導者——轉變員工的價值觀,用文化規(guī)范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企業(yè)的責任文化通過深入員工內心,改變其心智模式,從而改變其行為模式,以負責任的姿態(tài)對企業(yè)負責、對崗位負責、對結果負責、對績效負責……
培訓看點(宣講授課+互動訓練)
宣講授課方面:
1、明晰責任的概念
2、深度分析責任和機會的關系,讓員工意識到承擔起工作責任是在獲取更多的機會。
3、整個企業(yè)形成“這是我的事”、“這是我的錯”、“這都怪我”、“這是我的責任”等企業(yè)共同語,企業(yè)很多棘手問題迎刃而解。
4、通過責任訓練,傳達責任的重要性,將負責任的觀念落實到執(zhí)行層乃至全體員工,培育公司的責任文化,提高企業(yè)整體領導力和執(zhí)行力。
5、結合企業(yè)實際情況,提高負責任的能力,進一步理清負責任的行動方向
6、增強員工感恩之心,加強其感恩公司、感恩領導、感恩同事、感恩下級、感恩客戶的良好心態(tài),創(chuàng)造和諧的企業(yè)氛圍,最大限度提高工作績效。
7、不僅強化一個人對工作的責任心,同時也加強一個人對家庭、對生活、對社會等各方面負責任的態(tài)度,取得工作與生活、事業(yè)的良好協(xié)調和相互促進。
……
互動訓練方面:
8、唐淵教練“討論題:培養(yǎng)責任感”訓練,引導學員對責任的思考,找出企業(yè)內部負責任的閃光點,并當場找出自身和企業(yè)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并承諾行動,培訓效果立竿見影。
9、唐淵教練“對話題:無悔的選擇”訓練,讓學員清晰的認識到現(xiàn)有選擇的價值,增強學員對所在企業(yè)、所承擔工作、所處環(huán)境的認同感,從內心做到愛崗敬業(yè)。
10、唐淵教練“演練題:永遠跟你走”訓練,讓學員意識到由于自己的不負責任,而讓公司、老板、家人為自己承擔了責任。從而讓學員意識到,一定要在其位謀其事,主動承擔責任。
……
11、授牌“負責任企業(yè),塑造負責任員工;負責任公民,成就負責任社會!——唐淵”,在企業(yè)適當位置懸掛,持續(xù)強化責任訓練的效果。同時在客戶、公眾面前,樹立企業(yè)良好形象。
◆雙方接受=注意對方感受≠自己忍受
◆注意對方的感受三項修練
八、教練是教學相長的過程
1、橢圓形的兩個焦點
2、教練如何更好地實踐教學相長呢?有四點值得注意:
◆教練技巧,是教學相長的基礎。
◆學為人師,是教學相長的前提。
◆行為示范,是教學相長的保證。
◆熱愛學員,是教學相長的關鍵。
第三講教練怎么做?
一、成功教練的十大素質
◆自我感知
◆情緒管理
◆激勵他人
◆建立關系
◆靈活變通
◆有效溝通
◆引發(fā)行動
◆掌控局勢
◆解決問題
◆因材施教
二、教練過程的十大原則
◆客觀描述
◆聚焦績效
◆強調關系
◆放慢速度
◆拉近距離
◆降低姿態(tài)
◆平等對話
◆關心對方
◆創(chuàng)造平衡
◆自我負責
三、教練的基本原理是鏡子原理
1、教練技術的核心是鏡子原理
◆教練讓被教練者自己找到方法并自覺行動,
◆教練讓被教練者自己覺醒并自我改變!
2、教練如何運用好鏡子原理
◆讓學員認識到“照鏡子”的意義
◆教練自己要成為一面“好鏡子”
◆不要超出“鏡子”的職責
◆教練要幫助學員采取行動
◆幫助學員正確使用“鏡子”
四、教練的區(qū)分
1、什么是區(qū)分?
2、教練區(qū)分的目的:
◆協(xié)助對方提高對自己的了解;
◆協(xié)助對方清晰自己的位置;
◆開拓對方的信念范圍;
◆支持對方遷善心態(tài)。
3、教練區(qū)分的基本角度?
◆事實/真相/演繹
◆目標/渴望/障礙/成果
4、教練區(qū)分的常見形式:
◆運用問題
◆直接指出
◆通過回應
◆通過比喻
5、區(qū)分的本質
五、教練的對話
1、傾聽
◆教練為什么要傾聽?
◆教練聽什么?
◆教練傾聽的障礙
◆教練傾聽的典型錯誤
◆教練的有效傾聽技巧
◆非言語溝通
2、表達
◆恭順表達
◆敵對表達
◆客觀表達
◆三段式客觀表達
3、發(fā)問
◆發(fā)問對教練和學員的幫助
◆清楚自己為什么問
◆我真的想問嗎?
◆發(fā)問的技巧
4、回應
◆為什么要回應?
◆回應的分類
◆有效回應的關鍵
◆反饋式回應
◆反饋式回應的技巧
◆強化“聽懂”感受的能力
◆有效應對學員對于教練的回應的負面反映
六、四步教練環(huán)節(jié)
1、厘清目標;
◆目標必須屬于學員自己
◆目標必須切合實際
◆目標必須用書面列明
◆目標必須具體而且可以衡量
◆目標必須具有時限
◆目標之間必須相互協(xié)調
2、反映真相;
◆“我認為的”vs“別人認為的”;
◆“擁護的理論”vs“使用的理論”;
◆“表象”vs“事實”;
◆“不知道自己”vs“不愿意知道自己”。
3、遷善心態(tài);
◆遷善≠改正
◆“吾日三省吾身”
4、計劃行動。
◆計劃和行動
◆行動計劃檢查表
◆增強行動力
七、教練的四大步驟
◆建立關系
◆有效授權
◆促進學習
◆推動發(fā)展
八、教練的四小步驟
◆請求許可
◆提供反饋
◆鼓勵分享
◆總結共識
九、教練的四步輔導模型
◆作好準備
◆挖掘已知
◆指導未知
◆檢查成果
十、教練的四步改變模型
◆準備
◆計劃
◆行動
◆鞏固
第四講教練的提升
一、教練實用工具
1、測試
2、診斷
3、評估
4、演練
5、會議
6、故事
二、教練風格改善
1、教練風格改善的目的
2、教練風格改善的工具
◆FIRO-B?
◆四種行為風格
三、教練文化建設
1、什么是教練文化?
◆人人成為教練
◆教練與自我教練
2、企業(yè)如何建立教練文化?
◆當前教練和未來教練相結合(縱向)
◆內部教練與外部教練相結合(橫向)
◆把教練文化建設成為企業(yè)文化(立體)
課程標簽:通用管理、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