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更新 598次瀏覽
導語: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我國企業管理問題的四大根源
企業管理發展三個階段:人治法治文治
我國企業必須實現五大轉變
一、什么是精細化管理
1、精細化管理的概念;
企業獲取利潤的兩種方式:1、暴利;價格戰;2、降低成本;
2、精細化管理的五大原則:
A.操作標準化B.運行流程化C.現場規范化
D.考核數量化E.信息自動化
歸納:精細化管理得到的目標——精準細嚴
二、精細化管理的實用方法
1、企業八大浪費診斷與對策(案例:臺灣宏基流程再造降庫存)
2、企業改善的五大基本方法
現場改善的方法之——取消(故事分享:不拉馬的士兵)
現場改善的方法之——合并
現場改善的方法之——重排(實例:設備的平面圖調整;人-機聯合分析)
現場改善的方法之——簡化(案例:泰勒的實驗)
現場改善的方法之——增加(實例:物品裝運方式的改善)
3、企業管理的四大常用工具
1、魚骨圖法2、頭腦風暴法
3、PDPC法4、最短路徑法
三、精細化重點—6S管理
(一)什么是6S管理
(二)6S管理的目的:
A.培養員工的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
B.創造人和設備和諧環境
C.提高員工素質培養團隊精神
(三)中國特色6S管理
準時、整理、清潔、標準、安全、素養
(四)6S的內容分解
1、準時
(1)準時—職業人的第一要求
(2)準時化生產(看板管理)
2、整理
(1)整理步驟一:物品清理(故事:扁鵲的醫術)
(2)整理步驟二:物品分類
(3)整理步驟三:物品標識(案例:目視管理小故事-水開了)
3、清潔
(1)個人整潔衛生要求(案例:一痰千金李鴻章)
(2)清潔中的點檢(案例:一個木螺絲毀掉一個會議室桌椅)
4、標準
(1)標準化的意義(案例:海爾上門服務標準)
(2)日常管理中的“三字”原則(嚴、細、實)
(3)走動式管理(案例:把椅子靠背鋸掉)
5、安全
(1)安全的認識(墨菲定律、海因里希法則)
(2)風險控制的順序(從下向上)
(3)特別關注新員工
6、素養——案例:石碑為什么被腐蝕?
(1)教育培訓,保證人員的基本素質
(2)培養遵章守紀的工作態度
(3)文明禮貌是素養的表現(故事:體面的人生)
(4)注意“超限效應”(故事:唇印)
(五)6S管理常用工具
1)紅牌作戰2)定點攝影3)定時檢查4)目視管理5)走動式管理
四、精細管理的保障體系—企業文化
A、企業文化與精細化管理的關系
B、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的信仰
C、企業文化的作用
D、文化的價值階梯
1、執行力文化——(案例:流程高于一切)
(1)實行管理崗位AB角制度
(2)建立督察檢查機制
(3)建立文字傳達機制
2、學習力文化
(1)學習和培訓為什么重要?
(2)企業需要“培”,更需要“訓”
(3)學習的最好方法——教給別人
(4)團隊學習力—學習型組織建設
3、溝通文化——(故事:“不會說話”的人)
(1)溝通創造價值
(2)溝通的三要素(語言和文字、語氣和音調、肢體語言)
(3)有效溝通的“三換”思維
4、細節文化——(案例:王永慶的故事、“蘋果”的成功是細節的成功)
總結:精細化管理六要點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
精細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規則。
精細化管理是系統管理。
精細化管理通過訓練體系和檢查體系實現目標;
精細化管理是永續精進的過程。
課程標簽:通用管理、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