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利率市場化存在的問題
- 瀏覽量:746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5-04-16
如果推行利率市場化,我們應該解決這些問題:
國有商業銀行應對挑戰的心理準備。由于體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可能會遇到一些頗具“中國特色”的體制約束。而問題的嚴重性則在于,國有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結構并未達到完善,其行為更多傾向于非市場化,且其在資金使用方面的風險約束機制和利益推動機制尚不健全。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結構不合理、資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層級多、流程不夠合理、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不夠健全、創新與營銷機制不夠完善、激勵不足與約束不力并存。
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于仍以利率收入為主要利潤、逐步同政府脫鉤的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也實在難以承受。利率市場化將引起金融機構在爭奪客戶方面展開激烈價格競爭,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是貸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這就意味著銀行存貸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壓縮我國銀行業的利潤空間。
外資銀行帶來的巨大挑戰。外資銀行帶來的巨大挑戰。2001年11月,中國加入了WTO,承諾在5年內全部取消對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從這時起外資銀行挑戰的萌芽就開始成長。外資銀行的競爭優勢體現在它所經營的業務的國際化特征。外資銀行有豐富的在市場經濟中歷練的經驗,面對各種問題,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同時,在外資銀行的收入來源中,中間業務占了比較大的比例,應對利率變化風險的能力強于我國的商業銀行。
利率市場化改革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問題。目前,在我國利率管制條件下,利率政策承擔著財政分配職能。國家可以通過規定利率水平實現區域經濟平衡協調發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后,利率將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資金將隨著利率流動。國家將無法通過制定利率水平對資金在不同區域、行業和產業予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