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主體風險的6大分析維度
- 瀏覽量:476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9-04-10
談到供應鏈金融的主體分析,很多人立馬想到的是財務報表、企業運營資質等,但是這些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完整的供應鏈金融主體分析應該包含以下六個方面:
1、主體資質分析
主體資質指的是行為主體的資源能力,以及其在行業或領域中的地位。從供應鏈融資的服務對象講,主要是看這個企業的經營資源和能力,特別是企業對行業風險的抵抗能力。如果融資對象的能力有限,但是融資總量過大或融資周期過長,相應的風險就會很大。
2、財務狀況
在供應鏈金融中,盡管金融產生的基礎是供應鏈運營中的貿易過程和物流過程,而不完全依據企業的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特別是很難憑借中小企業的財務報表對其進行風險判斷和管理,但是財務狀況分析仍然是必要的,包括分析企業的盈利率和資金運作效率。
財務分析中的一項關鍵任務是對客戶企業的資產狀況進行全面分析,了解企業的資產組成,確定各項資產的流動性狀況,尤其是流動資產的各項內容,分析企業各項資產的流動性是否能滿足企業正常運營的需求。
3、誠信歷史與現狀
基于當前中小企業的現實情況,建立有效的信用識別體系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種誠信體系的構建包括對中小企業基本素質、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創新能力、成長能力、信用記錄及行業狀況等影響因素的考察。
同時也包括對企業所處供應鏈的整體運營績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狀況、供應鏈的競爭力和信息化共享程度等因素的綜合評價,甚至還要關注中小企業所有者在社會網絡的地位、關系等,也就是管理學中談到的“社會資本”。由此來全面、客觀、系統地反映各主體的綜合信用情況。
4、真實貿易背景
虛構貿易背景、挪用信貸資金是供應鏈金融最大的風險之一,很多供應鏈金融風險的產生就是因為沒能切實把握供應鏈運行中的真實交易過程。
這種貿易過程的把握不僅僅是關注融資對象某一筆生意的交易方式、付款方式等,還要關注它與供應鏈中企業或組織之間的貿易背景、貿易方式、收付匯情況以及上下游企業占客戶企業銷售的比例等信息。
5、運營狀況
運營狀況分析的對象不僅僅是指融資需求方的經營狀況,還包括其上下游的運營狀況,以及金融組織者對整個供應鏈運營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尤其是供應鏈運營中的商流和物流,特別是物流運營的監管和把握等方面的狀況。如果沒有扎實的物流管理,信息流和商流都會出現問題。
6、履約能力分析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履約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渠道內的企業能否提供適合的產品和服務,進而影響資金的順利回收。對履約能力的判斷可以從企業的盈利能力、產品技術成熟度、產品質量可靠性、產品形象及市場穩定性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
標簽:供應鏈金融,風控,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