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4 更新 804次瀏覽
第一模塊:出口退稅政策要點梳理
1、日前,海關總署頒布2015年第14號公告,自2015年5月1日起海關不再簽發紙質出口貨物報關單證明聯(出口退稅專用),并同時停止向國家稅務總局傳輸出口貨物報關單證明聯(出口退稅專用)相關電子數據,改由海關總署向國家稅務總局傳輸出口報關單結關信息電子數據。新政策執行后,出口企業將面臨全新的問題,本次課程我們將與參會企業一起探討:
1)取消紙質報關單后,憑什么錄入退稅申報系統?
2)企業該如何獲取報關單電子信息?
3)出口日期將如何獲取?是否會影響外銷收入的確認?
4)電子口岸“出口退稅”子系統是否將退出歷史舞臺?
5)如何發現報關單出錯問題?刪改單后數據如何確認?
6)企業該如何建立一個完善的出口退稅風險防控制度?
2、2015年3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2015年第2號公告關于發布《出口退(免)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的公告開始執行。今后,稅務部門將會對出口企業分為四類,采取不同的退稅管理要求。管理類別較高的企業可以適用先退后審的極大便利,而管理類別較低的企業,退稅審核將相當嚴格。同時,《海關企業信用管理辦法》、《外匯局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和《出口退稅企業分類管理辦法》,這些政策共同搭建起進出口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對出口企業未來影響深遠。本次課程將針對以下內容展開剖析:
1)出口退稅一類企業的分類標準,以及如何理解與其對應的“優先退稅模式”
2)出口退稅二類企業的分類標準,以及如何理解與其對應的“正常管理模式”
3)出口退稅三類企業的分類標準,以及如何理解與其對應的“側重監管模式”
4)出口退稅四類企業的分類標準,以及如何理解與其對應的“重點防范模式”
5)出口企業該如何爭取到較好的分類結果
6)出口退稅企業分類、外匯監管企業分類、企業海關信用管理分類……全面解析國稅、外匯、海關的企業分類相互關聯及分類要點
3、國稅總局2014年第20號公告《關于逾期未辦理的出口退(免)稅可延期辦理有關問題的公告》
1)延期申報退稅的截止日期延長至2014年6月30日前;
2)明確規定了國稅局初審與復審的時限為10個工作日;
4、國稅總局2014年第13號公告《關于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出口貨物退(免)稅有關問題的公告》
1)“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定義與適用范圍;
2)“真代理、假自營”業務是否意味著允許退稅呢?
5、國稅總局2014年第1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的公告》、財稅[2013]106號附件4關于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國稅總局2013年第52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跨境應稅服務增值稅免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1)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的適用范圍
2)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的辦理流程、申報憑證及計算方法
3)跨境服務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的業務范圍及備案流程
6、國稅總局2013年第6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出口退(免)稅申報辦法的公告》
1)如何理解出口退稅的“零差錯”申報?
2)新的退稅申報辦法是什么?預申報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3)如何解決新申報辦法下會計準則與稅務處理要求的差異?
4)預申報時無對應報關單電子信息時的三種處理辦法是什么?
7、國稅總局2013年第30號《關于出口企業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提供收匯資料有關問題的公告》
1)明確了出口退稅與收匯的關系;
2)九類重點監管企業的申報退稅辦法;
3)收匯率不足70%的出口企業的申報退稅辦法;
4)合同約定、質量問題、溢短裝等原因導致無法收匯業務對退稅影響;
8、國稅總局2013年第12號《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
1)改革了進料加工業務的退稅申報方式;
2)對于延期申報退稅的具體規定;
第二模塊:出口退稅業務流程梳理
1、生產企業業務流程梳理
2、外貿企業業務流程梳理
第三模塊:出口貨物退免稅計算
1、生產企業出口貨物免、抵、退稅計算
1)免、抵、退計算
2)免抵稅額產生的原理
3)如何把握退稅節奏將免抵稅額控制在合理范圍
4)什么樣的企業沒有免抵稅額?
5)為什么說免抵稅額是稅局眼里的“香餑餑”?
6)《出口退稅申報匯總表》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
2、外貿企業出口貨物退(免)稅計算
1)一般貿易退稅計算
2)換匯成本的計算原理
第四模塊:進料加工業務退稅
1、加工貿易的三種形式:進料加工、來料加工、深加工結轉(轉廠)
2、進料加工出口退稅實耗法計算,計劃分配率與實際分配率的作用
3、2014年進料加工手(帳)冊稅務核銷疑難問題詳解
1)核銷期限和核銷申報范圍
2)進料加工手(帳)冊稅務核銷的目的:尋找實際分配率
3)實際分配率的計算過程(邊角余料、殘次品、退換料件、結轉料件、轉廠等業務對實際分配率的影響是什么)
4)實耗法手(帳)冊核銷的5個步驟
5)對于反饋不符的分配率如何與稅務局進行磋商
6)實際分配率的高低對于企業稅負的影響
7)什么情況下可以匯總模擬錄入進口報關單
8)對于2012年進口的原料,在進口報關單調整錄入時為何系統會提示“無此商品碼”?
9)其他常見疑難問題匯總
第五模塊: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
1、國稅總局2014年第1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適用增值稅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管理辦法〉的公告》
1)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的適用范圍
2)零稅率應稅服務退(免)稅的辦理流程、申報憑證及計算方法
3)跨境服務適用增值稅免稅政策的業務范圍及備案流程
2、財稅[2013]106號,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規定
3、國稅總局2013年第52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跨境應稅服務增值稅免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
第六模塊:出口退稅稅收籌劃
1、詳解供應鏈上的節稅關鍵點:
1)原料采購環節的籌劃
2)產品生產環節的籌劃
3)產品銷售環節的籌劃
2、針對低退稅率、高利潤率產品該如何提前籌劃避免出口貨物“倒繳稅”?
3、針對原材料與產成品退稅率“倒掛”的企業該如何籌劃業務模式?
4、如何利用“保稅區一日游”業務模式降低企業原材料采購成本?
5、如何測算一般貿易、進料加工、來料加工、轉廠四類業務各自的稅負成本?
6、“非進口商付匯”業務如何通過籌劃規避暫停退稅的風險?
第七模塊:出口退稅風險控制
1、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常見稅務風險
1)出口非自產產品的稅務風險
2)出口到“保稅區”業務的稅務風險
3)非進口商付匯的稅務風險
4)海關商品碼未及時升級的稅務風險
2、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常見稅務風險
1)報關單、增值稅發票商品名稱不符的稅務風險
2)憑《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辦理退稅的稅務風險
3)委托加工的稅務風險
4)函調的稅務風險
5)境內貨源地問題
6)代理出口的稅務風險(真代理、假自營業務)
3、加工貿易企業出口退稅常見稅務風險
1)免稅進口料件內銷;
2)混用串料;
3)生產過程中的邊角料、剩余料件、殘次品;
4)來料加工中耗用的水電費進項稅轉出容易被忽視
同時有進料加工、來料加工及深加工結轉業務,如何準確劃分各項不同稅務處理業務的進項稅額
講師介紹:王老師
課程標簽:財務法律、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