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制造:質量和品質管理內涵的變化
- 瀏覽量:385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9-08-22
判斷質量和品質的好壞標準,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 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 _使用者(狹義上的顧客) 不僅包括使用者,還包含了相應的社會關系(廣義上的顧客) 這一變化,在生產產品和提供服務的企業來看,變化的趨勢如下: 產品和服務是否達到規格要求
產品和服務的規格是否能被消費者接受 _除直接消費者外,還要看能否被環境和社會所接受 從產品和服務的直接消費者來看,這一變化的趨勢又是另外—個是否具備產品和服務的基本功能 _基本功能是否滿足顧客需求
使用產品和服務從環境角度是否被社會所接受 上述變化出現的時期,則根據產品和服務的種類以及社會形勢而 有所不同。
以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鉛筆為例,當時買到的鉛筆中,常有不 符合產品規格、甚至連寫字這一基本功能部不具備的殘次品。那時我 還是小學二三年級,運氣差的時候買到的鉛筆的芯部是斷的,每次削 鉛筆削出來的鉛芯都沒法用。
另外,還有的鉛筆芯里有不明成分的奇 怪物質,寫起字來手感非常差。
當時卻很少有人埋怨生產鉛筆的企業,相反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是 因為運氣不好才買到了—支不能用的鉛筆。也就是說,關于產品的質量,人們在潛意識中認為—部分產品質量即便不達標也是可以被認可 的。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這就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由產品提供者來 決定產品質量的—種表現。 而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平時已經很難買到不合規格的鉛筆。
因為 現在人們的意識里認為鉛筆能好好寫字是理所當然的,產品就應該且 必須符合各自的規格。比如,現在推銷汽車的時候就不自2說“因為這 輛車不會出故障,所以質量很好”,而是要更積極地滿足顧客駕駛舒 適的需要。在這一階段,可以理解為物理條件的充分契臺就可以達到 客戶滿意的效果。 在此基礎上,物理條件達標和客戶滿意度之間的關系,
需要更進 一步從二元角度來予以考量。所謂二元角度的認識方法,以狩野紀昭 博士所提出的“必要品質和魅力品質“最廣為人知。 比如,汽車只是能夠無故障行駛已經無法讓用戶感到足夠的滿 意,但是如果汽車不能正常行駛,則必然帶來用戶的不滿。這—部分 就屬于圖中的必要品質。
此外,如果車上沒有搭載高精度的導航系統, 并不一定會導致用戶的不滿,但是如果有了這樣的配置,就會讓客戶 感受到生產商積極考慮客戶需求并力求滿意的誠意。這一部分則屬于 商品的魅力品質。此外,很多客戶喜歡燃油性能好的車,相反,不喜 歡燃油性能差的車。這則是一元角度的品質。 如上,汽車的行駛,其必要品質是產品和服務的基本功能,關乎 產品和服務是否能夠立足。所以,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企業應該在首先 確保必要品質的前提下,再研究如何附加魅力品質和服務。
標簽:質量 品質 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