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文章:員工希望自己有一個什么樣的領導
- 瀏覽量:371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9-08-26
常常聽企業老板或領導訴苦說,現在的員工太難管教了,太不聽話了,在他們的意思,似乎自己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一切的問題都出在員工或下屬身上。殊不知,員工或下屬的問題歸根到底是老板自身的問題。
員工出現了問題,領導們首要的不是責問員工,而是反求諸己,想想自己有什么問題,因為“員工是領導的一面鏡子”!
你的員工不執行了嗎?請想一想你自己平時在工作中與員工之間是否信守誠諾,還是經常跟員工說一套做一套;
你的員工不擔責任了嗎?請想一想你在日常工作中是否經常愿意為團隊過失而擔責,還是經常指責別人,或是一怒之下就大發雷霆;
你的員工不愛學習或能力不夠了嗎?請想一想你是否有陪著他們一起學習過,還是只知整天泡茶喝酒或是打麻將搞應酬?
你的員工違反公司規定制度了嗎?請想一想你平常是否有遵守公司規定,還是認為公司制定的規定只是為了約束員工的;
員工出現了問題,領導們首先要反求諸己
當然,這并不是說員工出現了問題,責任都在領導,因為員工的教育問題牽涉到員工個人、部門主管、高層管理、企業組織以及制度制定等各方面,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我在這里想強調的是,公司領導在員工出現問題時,應學會反求諸己,反省自己,想想自己是否有問題。
不惟在教育員工的問題上是如此,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應如此——反求諸己。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離婁上》)意思是說,我愛別人,可是別人不親近我,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仁愛還不夠嗎?我管理別人,可是沒管好,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智慧還不夠嗎?我禮敬別人,可是得不到相應的回答,那得反問自己,自己的恭敬還不夠嗎?任何行為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都要反求諸己,自己的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會歸向他。
生活中和工作中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應如此——反求諸己
不禁想起大禹“下車泣罪”的故事:有一次大禹乘車出外巡視,看到一個被押送的罪犯。大禹便下車詢問罪犯的情況,聽完之后竟傷心地哭泣起來。大禹的隨從不解地問道:“罪犯不順正道而行,所以才把他抓起來,您何必為一個罪犯而痛心哭泣呢?”大禹回答說:“堯舜為君之時,人們同心同德,都以堯舜之心為心,一心向善;可如今我做了天子,人們卻離心離德,都以自己之心為心,不能一心向善,所以才有這等損人利己之事,我為此感到非常痛苦啊!”于是大禹當即命侍從取出一塊龜板,在上面刻下“百姓有罪,在予一人”以示自責。罪犯犯了罪被抓起來,在一般人看來,是罪有應得,可是作為天子的大禹,卻為他們感到痛心,為自己沒有治理好天下而痛哭。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反求諸己的精神,大禹才能不自滿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圣王。
企業領導應提高自己的修養,成為員工的表率
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它可以向前看,一葉知秋,見微知著;向后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向上看,仰望星空,堅守理想;向下看,腳踏大地,務實求穩;向外看,練達人情,洞悉世故;但更重要的,是要向里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只有反求諸己,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只有反求諸己,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只有反求諸己,才能解決遇到的困難。
標簽: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