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7 更新 739次瀏覽
一、前期選型不當
采購設備時一味地追求“低價”,方案錯誤,施工失誤,簽約漏洞等等都將導致設備的維修成本上升;高能耗、高不良以及備件難買、故障不斷等更是推高了設備的運行成本,使“低價采購”成為空談,甚至成為價格陷阱!
(一)成本陷阱
1.“新廠家”的低價誘惑
2.“風險項目”的避險對策
(二)選型錯誤
1.雜亂的設備品牌推高維修成本
2.繁多的備件種類加大備件儲備
3.壟斷性的非標令維修步履艱難
(三)施工失誤
1.被水浸泡的設備故障不斷
2.沒有維修空間讓維修難上加難
(四)簽約漏洞
1.簽約時技術協議中的漏洞
2.新設備剛驗收就得改造,為什么?
案例:進口料嘴國產化替代
胎里的毛病永久的庝
屢試屢敗的項目憑什么成功?
討論:進口設備國產化風險如何規避?
隨機備件該不該“入庫”?
二、日常維護缺乏
維修中經常遇到諸如缺油等日常保養不到位的情形,違章造成的故障也頻頻發生,使用過程中“閉著眼按按鈕”造成的故障高發必然推高維修成本。
1.全員參與每人多看一眼
2.全員隱患報告制度
3.操作人員的每天三件事
案例:滾到地上的螺絲帽
三、維修水平低下
維修團隊的預防不力將直接導致故障高發;本來簡單的調整或維修就能修復的故障一律換件,狀態還不錯的配件過度的更換等維修方案的錯誤也將推高維修成本。維修技能低下備件費用就會升高,外協外委量必然增大,這已經成了成本飆升的重要因素。
(一)預防不力
1.欠維修導致故障高發
2.過度維修就是成本殺手
3.基于經驗的防范
4.基于狀態的預防
5.故障倒查,挑戰零停機
(二)方案不佳
1.3600元安裝費該誰付?
2.改造方案為什么不批?
(三)技能低下
1.讓“高手”有優越感
2.如何培養“高手”?
3.怎樣讓培訓貼近實戰?
4.如何讓維修人員全力以赴?
案例:機場排隊提示線的啟發
維修人員技能分級
他是怎樣成為“高手”的?
討論:維修人員學點啥?
四、備件管控不力
錢花了不少,備件一大堆,卻常常“買了的不壞,壞了的沒買”!目前多數企業的備件管理還很粗放,管理漏洞很多,浪費現象嚴重,那么備件該如何管控?
(一)盤點切入費用倒查
1.通用件為什么不通用?
2.共享,有限資源最大化
3.倒查,發現浪費
(二)以進帳為基準追溯到計劃、采購和檢驗
1.備件預算的確定
2.備件計劃的形成
3.備件的分類管理
4.備件的雙向承諾
5.設備人員對備件的兩大抱怨
6.如何減少“應急”采購?
7.如何做到采購的性價比最優?
8.珍惜每一次“開腸破肚”的機會
(三)以出帳為基準追查到去向、消耗和損失
1.帳外物資的控制
2.異常消耗的識別
3.庫存損失的預防
4.以舊換新修廢利舊
5.防控風險與快速搶修
6.淘汰落后設備
7.優化管控流程
8.嚴查浪費現象
9.加強外包管控
案例:從盤點數據看浪費
他的倉庫我的超市
倒查消耗正本清源
倒查稽核發現漏洞
20%的費用是怎么省下來的?
討論:備件多少合適?
“貨比三家”比什么?
應急采購如何擴大了損失?
這么高的庫存為什么保證不了生產?
備件入庫誰檢驗?
帳外物資如何控制?
設備部門對成本的最大貢獻是什么?
課程標簽:生產管理、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