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 更新 430次瀏覽
第一章生產成本構成及分析法
1、成本構成
2、成本分析
互動:與學員一起進行生產成本分析,了解生產效率的重要性
第二章現場效率改善步驟流程
1、具有改善意識--現場效率改善的前提
2、客觀的評價體系--現場效率改善的基礎
3、專業IE技能學習--現場效率改善的工具
4、良性的機制--現場效率改善的保障
互動:與學員一起認知生產效率改善的實操過程
第三章現場效率改善的精神法則及意識
1、精神法則
1)“科學精神”--務實、客觀、分析、實驗
2)“醫學精神”--耐心、細心、望聞問切、治病
3)“棋手精神”--大局觀、謀劃規劃
4)“軍事精神”--執行、徹底執行
2、意識
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互動:讓學員進行討論,進而形成IE-效率改善思想--思想比方法技能更重要
第四章現場效率分析
1、現場效率評價
1)橫向評價--行業對比
2)縱向評價--成本分析
3)深度評價--效率空間評價
案例講解
互動:學員提出案例分享、解析
2、現場效率分析
1)流程分析法
2)工藝分析法
3)機制分析法
案例講解
互動:學員提出案例分享、解析
第五章現場效率改善的技術基礎--IE技術
1、宏觀層面效率改善IE技術
1)布局
A、工廠布局原則
a物流最小化原則
b工藝與樓層匹配原則
c擴充性原則
d利用率最大化原則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B、產線規劃原則
a物流走向原則
b工藝走向原則
c兼容性原則
d產品匹配性原則
e配套性原則
f目視化管理原則
g精益生產原則
h擴充性新原則
i可升級原則
j人性化原則
k空間利用原則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2)生產流程改造及模式革新--精益生產
A、精益思想介紹
B、精益生產介紹
2、微觀層面效率改善IE技術
1)IE七大手法
A、防呆法:對人機配合的改善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B、動改法:最大程度的發揮人體的效率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C、流程法:對事務流和產品流的L/T短縮
案例:快速換線
案例:穩定達標免檢優化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D、五五法:排除工作中的無效作業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E、人機法:提高100%的有效工作時間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F、雙手法:減少不必要的動作和安全隱患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G、抽樣法:排除過程中的浪費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2)經濟動作五大原則
A、不搖頭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B、不轉身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C、不插秧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D、三定就近依序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E、指差確認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第六章現場效率改善的機制
1、培訓機制
1)培訓內容
A、意識培訓
B、技能培訓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2)培訓形式--三教法
A、言教
B、身教
C、法教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3)培訓原則
A、通俗易懂、易學
B、實用
C、因材施教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2、激勵機制
1)考核機制
A、考核項目不宜過多
抓取3~5個核心工作作為考核項目
非核心工作不要以考核方式進行,以規章制度、流程進行約束
B、考核指標要量化
可量化則可以讓考核更明確
可量化則更客觀、公正,不參雜主觀性
C、考核方式要具備可操作性
考核方式不宜太復雜,過于復雜則不變操作,大家容易形成厭倦情緒,會當作一種負擔
D、考核指標要具備挑戰性
考核指標太低,容易達成--失去提升的意義,且容易養成惰性
考核指標太高,不可達成--失去信心、動力
考核指標高于現有水平,但是通過努力可以達成
E、考核指標要具備可持續進步性
不具備可持續進步性,就失去持續提升、持續激勵
F、考核結果要公開
公開以示公平、公正
公開可讓每個人知道自己努力的結果、自身不足
G、考核結果承諾兌現
承諾兌現,增強積極性
承諾兌現,可保證考核的持續推行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2)榮譽機制
A、贊美、認可:再小的成績、優點都要給予適當的贊美認可
B、榮譽:中等成績給予榮譽
C、典型:重大成績、突破性業績,樹立典型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3)提案機制
發動全員參與改善提案
互動:以學員在第一章、第四章所討論的內容引導出“布局”方法
課程標簽:生產管理、現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