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更新 558次瀏覽
第一講:建立現代項目管理思維模型
破冰:小組討論在項目中遇到的問題或對課程的預期—帶著問題上課
一、項目在企業中存在的四種形式
1.從摩托羅拉銥星計劃的失敗說起——最牛技術都趕不上技術更新的速度
2.強調過程控制的“傳統項目”
3.關注技術創新的“敏捷項目”
4.支持戰略落地的“極限項目”
5.深挖產品潛力的“極度項目”
二、項目管理核心邏輯
課堂游戲:登山遇險—團隊與目標管理
1.項目管理的核心邏輯:團隊為達成預期而面向可交付成果的協
1)團隊:圍欄效應與高效團隊的特征
2)目的、結果與可交付成果的區分
3)協作:項目經理的A——S——K能力模型
三、移動互聯時代的產品策略
1.從4P到4C看產品研發策略的變遷
2.移動互聯時代的產品策略
第二講:管理需求—項目的幾個溝通場景
小組討論:產生一個真實的項目(帶入場景)
一、用“關鍵對話”管理項目需求
1.項目干系人及發起人認知與識別
2.關鍵對話的目的及要點
1)了解項目預期
2)以可交付成果為主線
角色扮演:發起人向PM布置任務
角色扮演:老師與學員對話的情景展示
角色扮演:小組內產生“發起人”與“項目經理”并情景演練
點評分析
角色扮演:項目經理與關鍵客戶的溝通
3.表層需求與深層需求
4.人類的6大需求——項目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非完成任務
5.老師與學員對話的情景展示
6.小組內產生“發起人”與“項目經理”并情景演練
點評分析
二、用評審會管理及平衡不同干系人的需求
1.不同干系人的不同需求
2.評審會管理需求的要點
1)把握項目目標
2)以可交付成果做引導
3)與發起人的溝通匯報
情景演練:PM組織召開項目評審會
3.項目立項文件模版解讀
1)評審會輸出的示例
2)小組以各自的案例展開評審會(角色扮演)
3)結果輸出及點評分享
第三講:兩個工具推動跨部門協作
一、用工作分解結構建立團隊協作
1.工作分解結構(WBS)的定義及價值
1)關鍵詞:可交付成果—團隊—結構—整體范圍
2)價值——復雜的項目簡單化
2.工作分解結構的特征
1)獨立、完整、層次結構
2)項目管理易筋經的核心心法
3.工作分解的操作的方法
1)名詞法:交付成果(名詞化)特性的結構,用于可模板化的項目
2)動詞法:時間軸(動詞特征)的應用,用于復雜的創新型項目
3)要素法:頭腦風暴與魚骨圖分析的結合,用于經驗不足的創新型項目
4.WBS要點總結
1)可交付成果的管理要點
2)全局與細節的平衡:結構+適當的深度
小組練習:建立項目的工作分解結構
小組內部的層級式演練
分析與點評
二、用進度網絡圖平衡資源使用
案例解析:不可能的任務
故事分析:你被抓壯丁了,建立關鍵路徑的3個要點
1.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構建項目進度的四種邏輯關系
2.工作用時的估算—三點估算法的應用
案例分析:關鍵路徑,關鍵任務
課堂練習:搭建項目的進度網絡圖
1)網絡圖的形成
2)趕工的措施
第四講:用問題管理思維解決攔路虎
一、定義問題—去除干擾尋找事實
1.區分事實和結論
2.定義事實的4W2H
二、厘清目標——走在正確的路上
1.purpose vs deliverable
2.目標的SMART原則
練習:關鍵對話定義目標
三、尋找解決方案—發揮團隊的力量
1.經驗法
2.邏輯樹法
頭腦風暴法
課程總結收尾:結合第一天的問題,分享解決方案
課程標簽:項目管理、研發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