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更新 598次瀏覽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
1.成本的定義與構成
a)直接成本
b)生產成本
c)總成本
2.成本的形成過程
a)設計
b)采購
c)生產
d)銷售
3.全面成本管理
a)生產成本管理
b)經營成本管理
4.成本控制六大方法
a)定額成本法
b)標準成本法
c)目標成本法
d)作業成本法
e)價值工程法
f)減少浪費法
※案例分享:
1、某馬達廠:從3個工場變身1個工場,產能不降反升,單件制造成本下降30%;
2、某冰箱廠:從500人日產1200臺冰箱到350人日產1600冰箱,設備投入不足5萬元,單件制造成本下降40%;
3、某手機配件公司:噴漆過程不良率從20%+到5%-,年節約金額超1000萬元人民幣;另外,減少一條噴漆生產線的投入。
※分組討論:
成本應該怎么降?降成本就要降質量?降成本就要降工資?降成本就要延長交期?降成本就要壓縮福利?
二、現場改善的概念
1.現場管理績效指標
a)質量
b)成本
c)交期
d)安全
e)士氣
2.現場管理六要素
a)人員
b)設備
c)物料
d)技術方法
e)作業環境
f)測量
3.現場改善的切入點
a)七大浪費的定義
b)七大浪費的識別
c)七大浪費的消除
三、現場改善指導原則
1.精益思想與五大原則
a)價值:總是站在客戶的立場上來理解價值
b)價值流: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各環節形成的流程
c)流動:讓價值流流動起來
d)拉動:采用拉動而非推動的模式
e)追求完美:持續改進、不斷完善
2.價值流圖分析
a)價值流
b)價值流圖
c)現狀價值流
d)未來價值流
※案例分享:1.某珠寶廠,配石部精益化改善,效率提升50%,單件人工成本節約33%;
2.某珠寶廠,新產品開發部精益化改善,效率提升80%,單件人工節約45%
3.某珠寶廠:從按工序劃分部門,變身9條連續流動的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40%,單件人工下降28.6%,公司連續三年不提價。
四、現場改善方法與工具——活用IE工具,踐行精益生產
1.采用單件流與拉動系統
a)有條件就采用單件流,消滅WIP,縮短交期,加快資金周轉
b)沒條件的要采用拉動模式,可借助看板系統,減少WIP,縮短交期,加快周轉
2.推進簡易自動化、智能自動化
a)通過簡易自動化,讓流程流動起來,減少人工,提升效率
b)通過智能自動化,減少人工檢驗,減少不良浪費
3.追求均衡生產
a)通過均衡生產,平衡生產負荷,減少人工,提升效率
b)通過快速切換,幫助實現均衡生產
4.實施5S和目視化管理
a)通過5S的培訓與實施,改善質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b)通過目視化管理的全面實施,減少判斷,減少失誤,提升效率和品質
5.開展識別和消除7大浪費的全員行動
a)通過全員培訓,讓大家理解7大浪費的定義,并有意識地去發現浪費
b)通過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去分析浪費的原因,并加以改善
6.推廣標準化作業、自檢互檢、多能工和防錯技術的應用
a)通過標準化作業,規范作業順序、時間和在制品,減少失誤和波動,提升作業品質和作業效率
b)通過自檢互檢,實現“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交付不良品”,減少對品質專檢的依賴,減少返工,提升作業品質和作業效率
c)通過布局調整和多能工培訓,平衡作業員工的工作負荷,提升整體作業效率
d)通過防錯技術的應用,減少判斷和失誤,提升品質、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
7.活用ECRS,通過流程改善,提升工作效率
a)Elimination取消
b)Combination合并
c)Rearrangement重排
d)Simplification簡化
※分組討論:
各小組繼續討論,應從哪些方面和角度來考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具體應該怎么做?
五、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現場管理機制,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1.推廣全員提案改善制度
2.加強效率、成本意識的全員培訓
3.開展問題解決法、精益管理全員培訓
4.通過精益六西格瑪專項改善,達成重大成本削減目標
※課堂練習:各小組抽簽從1、2、3、4典型流程中選取一種,分析討論可行的成本削減改善思路,形成成本削減方案。方案需說明:為了降低成本,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
※分組發表、教師點評、集體評分
※學習心得、感悟、收獲分享
※答疑、優勝小組表彰
課程標簽:生產管理,現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