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更新 529次瀏覽
一、基本概念
1.TPM-全員生產維護(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2.PM-計劃維護(Planned Maintainance)
3.AM-自主維護(Autonomous Maintenance)
4.OEE-綜合設備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
5.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6.MTTR-平均維護時間(Mean Time To Repair)*
二、TPM簡介
1.TPM的定義
2.維修體制的發展過程
3.TPM的基本思想
4.TPM的改善歷程
三、TPM的核心理念
1.以設備5S為基礎,全員參與
2.治病于未病,強調預防為主
3.以“零事故、零不良、零故障“為追求的目標
分組討論:
怎樣避免蔡桓公的悲劇重演?
四、關于設備維護的認識誤區
1.操作人員只管使用,不管保養
2.保養維護只與機修有關,也只有機修才會做
3.故障停機很正常,沒必要大驚小怪
4.修都修好了,還做什么記錄,我又沒打算邀功領賞
5.開機、調整誰不會,還要什么標準
五、TPM之八大支柱
1.自主維護
2.計劃維修
3.個別改善
4.人員培訓
5.環境改善
6.專業改善
7.設備早期管理
8.質量改善
分組討論:
設備維護怎樣才能收到成效?
六、自主維護的目標、方法與步驟
1.自主維護的目標
2.自主維護的方法與步驟:
a)初期清掃
b)發生源困難部位對策
c)制定自主保全的臨時基準
d)總點檢
e)自主點檢
f)標準化
g)自主管理
七、計劃維修的目標、方法與步驟
1.計劃維修的目標
2.計劃維修的方法與步驟:
a)選擇維修工作次序
b)改進現行維修方式
c)確定維修標準
d)開展維修相關工作
e)提高設備維修效率
f)設備的全面診斷
g)建立設備維護體系
分組討論:
自主維護與計劃維護的重點有何不同?怎樣相互配合?
八、個別改善、員工培訓與設備早期管理
1.消除六大損失,提高生產效率
2.消除難點問題的方法:
a)數據收集
b)薄弱環節分析
c)原因分析
d)對策與跟進
e)效果確認
3.員工培訓的內容
4.員工培訓的實施步驟:
a)新人入廠培訓
b)操作規范、工藝紀律培訓
c)TPM培訓
d)設備技能全方位培訓
e)新技術、新設備培訓
f)培訓效果評估與考核
g)完善培訓體系
5.設備早期管理的內容
6.設備早期管理的作用
九、TPM的衡量指標
1.綜合設備效率OEE
2.設備三大類六種損失
3.時間利用率、設備性能率、產品合格率和綜合設備效率OEE的概念與計算
4.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MTBF和平均修理時間MTTR的概念與計算
課堂練習:
OEE、MTBF、MTTR計算
十、實施TPM的八大步驟
1.宣傳動員教育引導與建立機制
2.進行專業技能訓練
3.成立全員生產保全小組
4.初步建立設施設備維護程序
5.實施點檢與自我點檢
6.發現異常個案改善
7.完善標準化的全員維護程序
8.通過不斷的檢查養成良好習慣
十一、TPM實施事項具體落實
1.誰來建立檔案、填寫記錄、保管檔案?
2.誰來建立操作、點檢、維護維修標準?
3.誰來落實標準化的培訓與資格鑒定?
5.誰來落實設備標識工作?
6.誰來落實設備故障與損失的統計?誰來落實維修維護工作?
7.誰來把關相關維護維修的審核審批工作?
8.誰來落實考核、激勵、思想意識教育、宣傳工作?
十二、實施TPM的關鍵
1.統一思想意識
2.組建過硬的維護小組
3.技能培訓一定到位
4.資格鑒定一定要嚴格
5.嚴格實施標準化維護
6.嚴格實施日常點檢和定期點檢
7.嚴格實施巡檢
8.堅持不懈
9.考核激勵到位
10.養成習慣形成文化
分組討論:
研發、工程、生產、設備、品質、倉庫各部門可以為TPM做些什么?各小組抽簽決定代表的部門,然后從自部門的角度制定TPM相關工作計劃。
分組發表、教師點評、集體評分
學習心得、感悟、收獲分享
答疑、合影留念
課程標簽:生產管理,精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