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1 更新 540次瀏覽
一.在寂寞中收獲幸福
自1992年參加新聞工作以來,不知道多少個節假日,一個人在辦公室或家里度過。其中最難忘的一次是2006年春節長假。那一年春節,我沒有走親訪友,也沒有參加各種聯誼活動,而是關在家里寫論文。七天時間,一篇6200字的論文完成了。
春節過后,傳來喜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
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委托新聞局局長打來電話,并發來感謝信……
二.自找苦吃,幸福苦中來
強臺風來了,沖出去!舟山群島歷史上罕見的第十五號強臺風咆哮著撲來。我不是躲在辦公室里,卻在狂風暴雨中側著身子艱難地尋找“臨產性新聞”,先后采寫和拍攝了十余篇(幅)新聞。臺風過后,縣委縣政府給予記功一次。
感悟:一個人有過吃苦的經歷,更能體會到現實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
三、珍視職責,敬業中追求幸福
一個人有了強烈的社會責任心,才會有激情,也伴隨著成就與幸運。不能把整個島嶼批租給外商獨資經營,文章得到國務院總理的批示。國務院辦公廳還就此向全國沿海省市打招呼,要嚴防此類情況的出現。
此文獲得全國內參一等獎。
四、把握時代機遇,敬業產生快樂與自信
2010年1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時強調:要把上海世博會辦成一屆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辦好世博會,不僅是上海的責任,也是全國的責任。有成功案例。
五、把握人生,敬業無處不需,幸福無處不有
幸福是階梯需要努力攀登。2010年,我申請復旦大學做訪問學者被破格錄取,成了一名新上海人。人生第一次進大學,什么都很新鮮,不停地查資料、聽講座,還跑到外院外校去聽。第二個學期起,關注上海這座城市,在關注中體現人生價值,收獲新的幸福。
訪學期間,撰寫的三篇文章得到時任上海市市長韓正,副市長沈駿等的五次批示。有老師歸納為創“三個最”,我改為創“三個偏”:即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成果偏多。
六、因為敬業獲得“涉深水者有大魚”的專業幸福
中浦院培訓《學習與研究》轉載零突破
2012年8月下旬,我有幸作為舟山市專業拔尖人才的一員,進入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培訓。在27日上午開班儀式上,聽取學院副院長.國家戰略與國情理論研究專家王金定教授《貫徹中央精神,破解發展難題》的報告中得到啟發。接下來休息時間全交給了這篇文章,并連續幾天至深夜。
七、渴望十敬業,把握機遇創造幸福
一份敬業,留住一所大學
沒有渴望就沒有幸福,把握不住機遇也難以創造幸福。1992年進了報社工作。初當記者我渴望著事業成功,也渴望著生活幸福。當獲悉舟山市委有一份報告報送省委,已經半年多了沒有回復。我鼓足勇氣,主動向市委領導提出撰寫一份新聞內參試試。
敬業的力量充滿著激情,沒有敬業,工作將無法進入最佳狀態。接受任務后,連續幾個晚上睡不好覺。在認認真真閱讀文件后,早出晚歸半個多月,不知向多少干部專家請教,還深入到海島漁村傾聽漁民反映了。經過深思熟慮,撰寫了一份內參,經《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刊發報送,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的及時批示,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市領導給予高度評價,還主動關心家人工作……。
為此,我興奮了好多天,感到敬業工作出成績,真是無邊幸福!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十分幸福。
八、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提升能力,幸福自已
舟山12余萬噸魷魚積壓。全市幾乎所有水產冷庫爆滿,不少公司還貼付運費載往杭州、寧波、上虞等地借庫代凍,每噸魷魚冷藏的費用也由去年的60元猛增到目前180元,企業資金運轉十分困難。
企業心急如焚……
九、戰勝自卑的背后是幸福
生活和工作中,不要成為自卑的俘虜,有勇氣向自卑宣戰才能成功獲得幸福。
1984年5月,我從縣種子公司調入縣委宣傳部工作后,面對眾秀才,自感學歷低底子薄,因此下決心克服自卑心理,并與書報為伴,沒日沒夜地學習新聞業務,有耕耘有收獲。1985年11月26日,我采寫的新聞發表在《人民日報》二版頭條,編輯部還配發了評論。
十、幸福長效劑:不斷制訂新目標,努力攀登新高峰
人生經歷三個節點,三項新目標,市委領導三次批示點贊。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敬業愛崗,一定會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與幸福。
課程標簽:市場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