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5 更新 575次瀏覽
第一模塊,充分認識到國有企業的地位
在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談到“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也就是說,國有企業的改革,非但不是要革掉國有企業的命,而且要讓國有企業更具有生命力!這也是國有企業改革最根本的指導思想!
那么,為什么國有企業的地位不能削弱?為什么要在國有企業加強黨的領導?對于這些問題的解讀,能夠幫助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樹立更強的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
第二模塊,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走向
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個持續的話題,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政治環境,涉及的具體命題是不一樣的。就當下而言,根據中央的頂層設計,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走向(也就是具體命題)主要有三個: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資本運作。
1.混合所有制
早在1997年十五大就已經提出混合所有制了。到了2014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又一次重點。其本意是,鼓勵民營企業家攜帶他們深厚的企業家精神和雄厚的產業資本,進入國有資本壟斷的領域,為國有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并最終幫助國有企業實現資源配置和效率提升。
2.員工持股
探索員工持股,被寫進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當然,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如何落實持股的具體細節、如何避免出現國有資產流失、如何避免分配不公……這些,依然是一系列嚴峻的問題,需要更嚴謹的實驗和更細化的設計。
3.資本運作
根據頂層設計的理念,隨著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組建,“清退、重組與創造”的逐步落實,國企改革將迎來新的局面,以資本運作為紐帶的交叉持股方式將成國企改革新路徑。當然,交叉持股模式既可以推動相關公司業績快速增長,又可能因為運作不當或證券市場的大幅調整最終拖累業績。
第三模塊,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
山西省副省長見山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王一新同志認為,山西的國企領導人應當轉變觀念,培養企業家精神和職業企業家。其實,王一新同志的這個觀點,具有很廣泛的普遍性。國有企業改革的核心理念,還是精神的塑造和人的改革。這里面的關鍵就在于,塑造企業家精神和鍛煉一直蘊含企業家精神的職業企業家。
過去30多年,我們國家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改革開放激活了中國人的企業家精神,誕生了數以百萬的企業家。但是,我們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這些企業家主要是民營企業家。因此,為國有企業培養職業企業家迫在眉睫。他們就像民營企業家那樣,能夠妥善處理政商關系,善于把控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趨勢,合法經營,面對不期而至的精神困境依然保持健康的心態,誠實守信并且有良知,能夠為員工、客戶、股東、社會承擔責任,敢于冒險但又懂得節制,富有創新精神,善于合作,既能夠在失意的時候堅持夢想又能夠在得意的時候堅守自我、追求無我。
課程標簽:企業戰略,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