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自媒體需要一個“主編”
- 瀏覽量:796
- 來源:中華名師網
- 2015-04-21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特別是在微博和微信公共號出現之后,眾多企業拋棄了傳統媒體成為了自媒體。這種改變使得公司能夠自由的進行宣傳,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國大部分企業擅長把產品銷售給客戶,卻不擅長把理念傳播給用戶。他們了解客戶,卻未必了解用戶、了解自己。在失去了傳統媒體的專業加持之后,就像一個城里人突然離開了城市大環境,赤手空拳置身荒野一樣。
目前,企業使用自媒體自主傳播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外部視角,習慣于自說自話,不考慮傳播受眾的興趣和感受,只考慮領導的感受,只是把領導的想法用領導習慣或能忍受的表達方式傳播出來。這樣的原因,造成了大批企業的微博和公共號空話、雞湯文和產品介紹滿天飛,卻沒有一點特色。
企業要想做好自媒體,這中間其實需要幾項關鍵的工作:判斷(哪些內容是重點,哪些內容可以忽略),翻譯(把企業的內容,轉換成可以傳播的內容),和運營(用什么樣的方式和主題去包裝內容,并且傳播出去)。從實質上看,這和一個主編每年做的事情是一樣的。定選題,是一個主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不是戰略性的方向,卻是連續的戰術性動作——需要不停地思考和判斷一個題目值不值得寫,如果寫得話,哪里是重點,要如何突出?
回頭看看當年小米的諸多信息發布,其實都是按照媒體策劃選題的思路來推進的,所以媒體人才會蜂擁而至——畢竟,炙手可熱的公司加上有談資的話題,以及準備好的諸多細節和邏輯,誰會不關注?
例如曾經備受爭論的《一次鋼板的藝術之旅》就是一次典型的選題策劃。“奧氏體304不銹鋼”這樣被行業內部視作平常的材料細節,竟能在小米手上掀起如此關注和討論熱潮,本身就是小米策劃人員的外部視角起了作用——他們能夠了解到這樣的細節,同時也了解外部受眾很可能會對這個細節感興趣,然后才會有后續一系列的活動和呈現。
這或許揭示了一個正在發生的變化——那就是在新的媒體環境下,企業更需要的是一個主編,而不是公關總監。這兩個角色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公關總監的職責是控制媒體,掩護公司的弱點;而企業主編的職責是運營媒體,把公司最好的一面充分展示給外界。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談產品經理的重要性,在談設計師的重要性,那么下一個,會不會是一個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