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更新 978次瀏覽
構造對政府的強大吸引力:科技園區開發的產業架構設計
產業吸引力模型----科技資源聽誰的?
個人操作案例一:科技園區標桿案例-----國家環境科技CBD
產業模型的案例實證分析,結構與資源、資金來源與短期盈利
科技園區開發要素匯總:
資源配置決定土地獲取能力
二、獲得政府優惠政策的關鍵:要素配置-之一-------科技園區行政資源
部委行業行政資源
行業協會資源
省級行業行政資源
市級行業行政資源
占領行業高低的配置方式:要素配置之二----科技園區技術資源
中央研發類企業
國家科研機構及實驗室
省市科研機構
院校科研機構
國外私人研發機構
企業研發部門
案例:肯塔基----健康產業峰會
當地行業管理部門的土地資金政策利用:要素配置----科技園區對接的當地政府資源
發改委,不僅僅是立項單位
招商局或產促局的合理通道
國土管理部門不是唯一的土地供應者
科技園區拿地過程中的核心關鍵:頂層設計
個人操作案例二: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從頂層失敗:中新蘇州工業園和中新生態城
頂層決定次級行政
頂層設計決定拿地
多樣化的科技園區資金來源,遠優于一般用地的資金通路。
專項扶持資金
國有資本
核心企業資金
短期收益平衡資金
稅收返還
金融機構配套資金
七、資源決定土地------科技園區土地獲取方式
(一)一、二級市場聯動和項目帶土地
(二)新型城鎮化模型的產業地位
個人操作案例三:華明鎮和EOD總部港
(三)習一號和李一號
(四)想要住宅用地很簡單
(五)指標的困惑
八、科技園區的第一步:項目立項和策劃
1、從哪里開始
個人操作案例三:搞定省長
2、民營資本與央企的結合
3、策劃永遠高于設計
4、住宅思維者止步,請銷售代理和策劃機構離開
九、科技園區拿地流程
1、策劃到拿地的距離
2、上位規劃
3、科技園區的綠色通道:單項目報批
十、科技園區開發模式研究及案例解析
1、中關村科技園
2、青島的敗局
3、科技園區只有一種成功模式
課程標簽: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