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更新 818次瀏覽
國學古為今用四句箴言:“孫韓做事,孔孟做人,老佛養心,詩詞怡性。”
第一講 兵家法家大商道
第二講 儒家思想大商道
第三講 道家思想大商道
第四講 佛學思想大商道
第五講 中華詩學大商道
一 兵戰之必勝與商戰之必贏
《孫子兵法·形篇》“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例一,西太后向洋人宣戰,釀致“庚子賠款”之屈辱,乃“敗兵先戰而后求勝”之敗戰法。
例二,日本汽車商戰“礎潤而雨”殺入美國,即勝戰法。
二 冷靜清醒,冰冷真實(冰冷的真理)
1 君賣官爵,臣賣智力(法家)
《韓非子》君臣非道義之交,而是“市道交”,君不仁,臣不義,仁義反而誤國如徐偃王、宋襄公。
君之大臣、親族,都要被算計,都不可信任。
例一,劉邦對韓信防而用之,對蕭何亦防而用之。
例二,企業用人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太片面,當如劉邦用人該疑則疑,該用則用,重用與監督不可或缺。。
二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1 法家大爭,畏威懷德
戰亂動蕩期,《韓非子》反對“處多事之時,而用寡事之器;處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
人性“畏威而不懷德”《論語》“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今則落后又落伍。
例一,日在俄之南千島與釣臺判若兩人,從我而言,乃在“循揖讓之軌”。
例二,企業制度的“經”與“權”。(熱的心腸鐵的紀律)
四 仁義的道德品質,詭詐的商業手段,可珠聯璧合
例一,袁世凱“洪憲皇帝”之手段,無深邃思想而身敗名裂。
例二,蔣、毛皆國共兩黨既有思想又有手段“君師合一”者,故而內圣外王。
例三,企業家或職業經理人“內圣外王”的修煉與升華。
例四,老板或高管之思想與手段,無為與有位。
五 深邃思想,一時之權
非常手段,深邃思想
例一,某肉制品企業“瘦肉精風波”及奶制品企業“三聚氰胺”的一時之權與萬世之利。
五 兵家之廟算與商家之營銷
《孫子兵法計篇》“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例一,廟算與“石頭漆”之營銷。
七 兵家之主動與商家之化被動為主動
例一,靖國君官場之化被動為主動。
例二,麥當勞“企業危機公關”之化干戈為玉帛。
八 法家之公私分明賞罰分明與現代企業制度的精神實質
《韓非子》“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親愛必誅。”賞罰分明尤在“罰尊立威賞小立明”
例一,曹操“割發代首”與柳傳志遲到罰站。
例二,《韓非子》“解弧薦仇”與“私怨不入公門”。
第二講儒家思想大商道
一 孔顏樂處浮云富貴與企業家心靈的高貴
孔孟之道與當下人心:“求其放心而已”。
例一,企業家或職業經理人修心的“求其放心”的當下思考。
例二,黃光裕“窮得只剩錢”牢獄之災的企業家人格反思。
二 《論語》為人處事之職場借鑒?
1 據《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乃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者恕也。
忠者,為他人之事盡心盡力也,繼則擴充為忠君愛國,今則忠于國家,忠于職守,愛崗敬業。
2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則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即《老子》“方而不割”。
例一,企業部門間扯皮推諉有悖忠道。
例二,企業應酬請客加菜、勸酒乃“被優待之虐待”,有悖恕道。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例三,企業內訓的錯位與缺位。
3 大愛為仁,大義為勇
《論語》“仁者愛人”,乃愛他人之大愛。
“見義不為無勇”,乃大義為勇;義者,宜也,做宜于道義之事即是勇。
于社會則為仁,于家則為孝。
例一,獎金與員工愛心捐贈當各得其所。
例二,企業“仁孝感恩金”。
三 企業的君子團隊與小人團伙
企業君子團隊當“周而不比”,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團伙則“比而不同”勾結而不團結。企業君子益友團隊“以友輔仁”,彼此砥礪欣賞,為員工個體與企業和諧的利益共同體而集思廣益,悉心盡智,共同奮斗。
君子團結,小人勾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團結為團隊,小人勾結為團伙;團隊干正事,團伙為非作歹,是企業團隊而非團伙。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者如五味,五音之和,同者如以水加水;以此比興君子既保持個性,又集思廣益;既堅持原則,又從善如流;小人則以水加水,無原則茍同,乃“鄉愿,德之賊也”。
例一, 職場《水煮三國》的惡例。
例一,如何回答“窮學生”買盜版光碟及名牌衣著?當絕不“鄉愿”而“責備賢者”。“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 企業人際關系之益友君子損友小人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提倡員工交益友,遠損友,益友乃企業文化之揚正氣,樹正風,“君子之德風”,君子雅集,損友為“小人下達”,臭氣相投,沆瀣一氣。
益友君子雅集而為團隊,至少有兩點:一是“友直、友諒,友多聞”,二是“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聞過則喜之雅量,此對企業研發團隊最具針對性。
例,某兩位華人諾獎得主以君子益友始,以小人損友終,教訓是君子應“樂道人之善”,“見賢思齊”。如子貢與顏回,顏回內圣,子貢外王,個性差異甚大,子貢贊嘆顏回“聞一知十”,乃益友間“友諒”,而“樂道人之善”,此可為兩位諾獎得主做人“通鑒”。
四 從《論語》看究竟何為儒商?
1 儒商雅范,首推子貢
《論語》子曰:“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孔子視顏回為第一高足,但英年早逝,以政治家、外交家、儒商企業家影響論,子貢當時遠超顏回,子貢、顏回是何關系?
2 內圣顏回,外王子貢
顏回內圣典范,子貢乃外王楷模。
孔子晚年生活主要由子貢供養,孔鯉早夭,子貢在孔子彌留之際侍奉,主理孔子喪事。
顏回乃慧命延續,孔鯉乃身命延續,故喪弟子之痛甚于中年喪子之痛。
3 維護師尊,千古美談
子貢回敬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愈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愈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子貢無愧“言語”長才,視老師為日月,可謂“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之源。
4 君子自省,日月之光
如何知過并改過,子貢何言?《論語子張19、21》:“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此子貢不諱過并改過君子坦蕩蕩之千古名言,乃一代儒商“克己復禮以為仁”,乃決不自欺,誠實,聞過則喜。
例一,職業經理人對過失的擔當與勇于改過。
五 《論語》之王道霸道與企業文化之道
儒家為政理念:對內行暴政苛政,對外以力服人,叫霸道;行仁政美政,以德服人,叫王道。企業制度近于霸道,企業文化近于王道。
例一,加加林之“我要做”。
例二,某庫管之“我要做”。
法家精神兵學精髓的實質是人性是惡的,企業制度設計從企業哲學看,無分員工與管理層,人性皆惡;從企業哲學看企業文化構建,人性皆善;企業制度的實質是“要我干不得不這么干”,是強制性的天條鐵律;企業文化的實質是“我要干積極主動這么干”,是創新精神之積極主動。于中國企業而言,企業制度構建,從法家精神汲可操作的制度設計;企業文化構建,可從儒家思想獲取倫理文化的有益的精神營養。
第三講道家思想大商道
一 《道德經》“曲則全”智慧的企業應用
例一,孔門師生“曲則全”廣告詞。
例二,企業內部“曲則全”之“胸中無惡念口里有花瓣”
二 “道法自然”的企業藝術
例一,某時賢企業家登山“征服”的胡言亂語。
例二,“道法自然”的都江堰與大熊貓。
三《道德經》“玄同”圓融智慧的企業應用
1 是非不分,禍福難辨
《老子》58章“禍、福之所倚;福,禍之所伏。”
例一,某富家公子“近來一病輕如燕”。
2 是非玄同,圓融無礙
老子之是非玄同,禍福渾一。
“挫其銳,解其紛,是謂玄同。
例一,企業某些問題的取消與解決。
四 “上善若水”之企業智慧
例一,壁虎類比安全駕駛。
例二,企業保密問答。
2 水德做人為善之啟迪
低調做人,燦爛平淡
例一,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例二,海到無邊天作案,山登絕頂我為峰的企業家境界。
五 《道德經》“不可思議”的企業哲理
“善行者無轍跡,善數者不以籌策……。”(27章)
例一,童話孫悟空十萬八千里彰顯佛法無邊。
例二,佛廣長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例三,禪宗高僧回答皇帝江面上一共有幾只船,答曰名、利兩只船及《紅樓夢》只有一個夢,皆不著“數字帳”之“相”,而“外離相為禪”之“邏輯帳”。
例四,企業言行的“無轍跡”藝術。
六《莊子》智慧之企業借鑒
例一,“運斤成風”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職業素養。
“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
例二,企業人際關系之“臨人”與“下人”。
第四講佛學思想大商道
“此身不上如來座,收拾山河亦要人“,“渡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一 佛之圓融無礙,空靈智慧
“如來非王,非非王。”
例一,營銷案例“把梳子賣給和尚”的通與不通。
例二,企業家圓滑、圓通、圓融之依次升華。
二 洞見真相 徹悟真諦 洞悉商機
當下迷惑人生:一片白云橫谷口,幾多倦鳥迷歸巢。
《金剛經》“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例一,“不著相”的語言藝術。
例二,如來哨兵與如來糧商洞悉商機。
三 佛學六度與企業家修煉
1 布施度慳吝
財、法施,看開一切,放下一切,除貪欲、念、財等。
例一,陳光標高調慈善,乃財、法兩施。
例二,袁隆平財、法兩施,乃后稷兼大施王。
例三,“傳道授業解惑”及“孔子學院”皆法施。
2 持戒度毀犯
孔丘“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理勿動”
就是孔門為仁之戒;盜、淫、殺、妄語皆為佛門之戒;二者為“仁”人或皈依者之自我警示戒律、鐵律。實質是“克己”克一己之私欲妄念,格去心中物欲方能“知止而后能定”
李耳“知止不殆”,此“止”之為人之戒。
例二,霍多爾科夫斯基將企業家越位為“議員”,犯“妄語”之戒,而身陷囹圄。
3 忍辱度嗔恚
忍到無辱可辱,乃為“忍辱仙人”。
例一,“兩彈一星”乃忍辱之知恥而后勇之善果。
例二,劉備常啼菩薩之長哭當歌之企業理念。
4 精進度散亂
乃“精進不息天行健也”。
例一,《論語》孔子自述“其為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
例二,蘇秦刺股。
5 禪定度散亂
散亂者,心智不專一,意志不集中,心猿意馬。
度者,“善護念”也。《六祖壇經》“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此處重在“定”,“定”即“守靜篤也”。
例一,王陽明龍場驛“格竹子”度散亂。
例二,《莊子》中高人背對懸崖及高臺跳水,皆度散亂。
6 般若度癡愚
以大智慧度癡愚,度小聰明。
例一,“日心說”即以科學度神學癡愚。
土豪窮得只剩錢。
第五講 中華詩學大商道
何謂商品附加值?品味、格調、文化意蘊。
例一,“耐克”之超付加值何在?
例二,“利郎男裝”之“多則惑,少則得。”
例三,別墅之“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例四,民居之“兩個黃鸝”。
例五,羽絨服之“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
既在孤峰頂上,又在紅塵浪里,乃最好狀態。
課程標簽:國學心理,國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