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6 更新 417次瀏覽
【課程提綱】
第一部分六頂思考帽的概念及其應用
第一講改變你的思維模式
人類的三種基本思維方法
大腦的結構—左右腦是如何分工的?
左腦:有限的注意力
右腦:過剩的注意力
為什么左腦不喜歡創新?
為什么說抑制創新的思維是邏輯?
為什么判斷式思維妨礙創新?
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對創新的局限性
如何從垂直思維轉變為平行思維
開發右腦的創新能力,關鍵是什么?
案例分析:鄧小平的設計式思維
案例分析:迪士尼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
案例分析: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
第二講六頂思考帽的基本概念
藍帽:象征冷靜、聚焦和歸納。
它在思維中設計思維結構,它思考著“思考”,是一頂控制思維過程的帽子。就像是樂隊中的指揮一樣來組織思維。
白帽:促使人們放下主觀看法,正確認識客觀現實。
白帽思維關注未知的信息或者需要的信息。戴上白帽,人們呈現中立態度,僅僅關心客觀的事實和數據。
黃帽:代表的是價值、樂觀、欣賞和利益。黃帽思維幫助人們發現機會,并進行建設性思考。
黑帽:象征質疑、批判、反思或謹慎。以探索事物的真實性、適應性、合法性為焦點,運用負面的分析,幫助人們控制風險。
綠帽:象征著種子、生機、創新和改變,寓意著探究可能性,尋找更多的可選方案和點子,從而獲得具有創造力的構想。
紅帽:為情緒和感情的表達提供機會,這是一個表達直覺、預感和洞見的思維。
第三講戴上你的思考帽
1、每一頂帽子的思維方式特點、應用方法:
白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紅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黑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黃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綠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藍帽的特點、使用要點、練習。
2、控制與應用:掌握如何獨立和系統地使用帽子工具,以及帽子的序列與組織方法。
3、使用的時機:何時使用帽子,包括個人使用和團隊使用,分別介紹會議、報告、備忘錄、談話與演講發言中有效地應用六頂思考帽。
第二部分創新思維訓練
第一講PMI思維方法
培訓收益:
當你面對一個觀點時,不要急于判斷它的對與錯,要想到還有第三種可能性存在。反思我們的思維習慣,人們對于一種觀點的本能反應是:喜歡或者不喜歡,贊同或者不贊同。由此導致人們看問題的片面性。如何對待不同的觀點或新的建議?本講將與學員進行深入探討。
課程內容:
1、提高人的創造性,改變基因還是模因(meme)?
2、PMI思維方法的重要性
運用這種思維方法可以改變你只憑直覺對一種觀點或建議做出評價的習慣,使你在現實生活中能抓住更多的機遇。
3、PMI思維方法的內核:有利點、不利點與機會點
4、PMI思維方法的應用原則
5、課堂練習(共有四個練習)
第二講CAF思維方法(考慮所有因素法)
培訓收益:
運用CAF思維方法就是要求人們在對一件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時,要試圖找出被遺漏的因素,直到確認所有重要的因素都被考慮到了。
人們在做決定時,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因素的重要性上。本講將與學員進行深入探討:這樣做的弊端是什么?人們為什么在做出一個決定并付諸實施后經常會后悔?怎樣避免?
課程內容:
1、什么是CAF思維方法
CAF是Consider AII Factors的縮寫。CAF思維方法是指考慮與某件事有關的所有因素,故稱“考慮所有因素法”。這種思維方法運用在那些領域里呢?本講將與學員進行深入探討。
2、怎樣訓練“CAF”的思維
3、何時使用CAF思維方法
4、CAF思維方法與PMI思維方法的區別
5、CAF思維方法的應用原則
6、課堂練習(共有五個練習)
第三講PO思維方式
培訓收益:
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一種類型。但是怎樣才能使一個平時不習慣使用發散思維的人真正的做到發散呢?德·波諾博士創造了一個很好的詞匯——“PO”!他建議人們在尋求新思路時,多念叨幾句“PO”。
我們在面對一件事物時,通常會判斷它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是有用的還是無用的、是合適的還是不合適的,這使得我們的思維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使我們陷入經驗的路線難于自拔,阻礙我們創造性的思考。為了打破這種導致思維僵化的模式,在此我們有必要引入一個新詞匯:“PO”。
PO是創造力培訓中新出現的一個詞。通常人們習慣于使用非此即彼的思維——即判斷式思維,所以人們不會去發現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機會。PO的思維方式不是用來“判斷”的,它幫助人們跳出原來的思維框架,做到發散思維。
課程內容:
1、PO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法。
2、PO思維方式的兩項功能
這里老師將通過兩個練習幫助學員理解“PO思維方式”的特點,掌握“PO思維方式”的兩項功能。
3、思維轉向技法:“激發”與“觸發”
根據所“激發”與“觸發”的模式的不同,同樣的“因”能夠導致截然不同的“果”。用對了“激發”與“觸發”工具,普通人就會產生創造力。
4、PO思維方式的應用原則。
5、課堂練習(共有五個練習)
第四講跳板法
培訓收益:
通常我們所說的跳板是一種工具,踏上跳板就等于走上通向目的地的橋梁。本講在邏輯上是承接“PO思維方式”的。
課程內容:
1、為什么需要跳板?
創造性地運用某一觀點,然后把這個觀點當作“跳板”,從而獲得新思路。目的是通過這個觀點來創造新的思想。
這里老師將通過兩個練習幫助學員理解“什么是跳板法”。
2、如何“制造"跳板?
3、選擇跳板的方法
跳板方法是跳出慣有的思維模式獲取新的思維方式的路徑和機會。它的作用在于選擇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并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手段達到目的。
這里老師將通過幾個練習幫助學員理解“在一系列陳述中,哪一個可以作為一個跳板而得出新的觀點?”
第五講挑戰概念法
培訓收益:
學員將掌握以下思維技巧:當面對一個成熟的觀點時,我們應該提出:
它必須那樣嗎?
那是唯一的方法嗎?
為什么非要那樣做呢?
能否想出另一個方法?
本講的目的就是培養挑戰能力。挑戰概念包括重新認識那些理所當然的事物或者重新思考那些常用的做事方法,并且挑戰它們。
課程內容:
1、“挑戰概念法”提出的背景
當你挑戰一種概念時,你要提出如下問題:
1)我要選擇哪一種概念(什么是我要挑戰的對象)?
2)非要用這種方式去做嗎?
3)這有必要嗎?
4)還會有什么其它的方式?
5)這是唯一的方法嗎?
6)為什么得那樣做?
2、運用挑戰概念法的要點
1)如何確定挑戰的對象。
2)你所要挑戰的對象并不一定是錯的,而是對它們的“唯一性”進行挑戰。
3、如何運用挑戰概念法
這里老師將通過六個練習幫助學員掌握挑戰概念法。
第六講避開主要觀點法
培訓收益
在每個領域中,都會有占統治地位的主要觀點,它使人們難以接受其他不同觀點。本講使學員了解到:如果所有關于主題的思考被主要觀點所控制,就會導致我們忽略其他的各種可能,從而影響了人們的創造性。創新思維的一個重要技法就是“避開主要觀點”。
通常,一個人的思維不知不覺中被主要觀點深深地影響而自己還未能意識到。這一部分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員找到主要觀點的能力。
課程內容:
1、怎樣找到控制一個領域的“主要觀點”?
2、生產型思維與再生產型思維
3、如何運用“避開主要觀點法”?
案例分析:國家大劇院的設計。
案例分析:三峽大壩的設計與建設
案例分析:集裝箱運輸船的發明
4、“避開主要觀點法”的應用原則
5、課堂練習:
通過四個練習幫助學員掌握“避開主要觀點法”。
第七講隨意輸入法
培訓收益
為什么百思不得其解?那是因為你試圖擺脫困境或者在一個框架內思考的注意力強化了你曾有的思路,使你更深地陷入固有的思維模式中。若要擺脫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最好的方式就是“隨意輸入”。
本課主要講述的是如何有意識地使用任意詞。
課程內容:
1、什么是隨意輸入法
講師運用引導性練習,把兩件表面看上去毫無聯系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幫助學員體驗如何得出具有創造性的、有價值的新思路。
2、怎樣做到“隨意輸入”
我們需要新的激發點(或者跳板),使自己跳出原有的思路,那么,這個“激發點”(跳板)是有意識安排的好呢,還是隨意選擇的好呢?
3、如何掌握隨意輸入法
本講以一個“需要新創意的項目”為基本出發點,再隨意找一個詞.將這個詞的屬性“強加”到那個項目上,讓學員看看能激發出什么樣的新觀點。
4、什么時候使用隨意輸入法
5、課堂練習
課程標簽:領導技能 | 溝通藝術 | 教練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