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0 更新 813次瀏覽
課程大綱
(一)、哪些人可以認定為“消費者”?
(二)、哪些爭議糾紛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范圍?
(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新修改的亮點有哪些?
亮點一:網購平臺承擔先行賠付責任(案例)
亮點二:遭消費欺詐最少也能獲賠500元(案例)
亮點三:霸王條款?內容無效!(案例)
亮點四:經營者義務被強化電器等商品或者服務有問題商家要“自證清白”(案例)
亮點五:消費者享有七日“后悔權”(案例)
亮點六:禁止泄露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例)
亮點七:消協幫你“公益訴訟”(案例)
亮點八:明星代言偽劣產品也要負責(案例)
(四)、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案例)
1、安全權
2、知情權
3、自主選擇權
4、公平交易權
5、求償權
6、結社權
7、獲得有關知識權
8、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
9、監督權
(五)、經營者的義務有哪些?(案例)
1、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與消費者的約定履行的義務;
2、接受消費者監督的義務;
3、保證商品和服務安全的義務;
4、提供商品和服務真實信息的義務;
5、標明真實名稱和標記的義務;
6、出具購貨憑證或者服務標記的義務;
7、保證商品或者服務質量的義務;
8、履行“三包”或者其他責任的義務;
9、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的義務;
10、不得侵犯消費者人格權的義務。
(六)、國家對于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七)、消費者協會可以作為原告起訴嗎?
(八)、違法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如何承擔?
課程標簽:法律培訓 | 法律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