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 更新 556次瀏覽
一、培訓開場(40分鐘)
1、入場調查:學員工齡(0-1年、1-3年、3-5年、5年以上)
學歷(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其他)
曾就職部門數量(1個、2個、3個、3個以上)
2、組建小組:據課程需要分組(打亂部門)、選拔隊長隊名(視況而定)、記錄員
3、自我介紹:20人之內依次介紹,20人以上小組內部介紹
按照規定介紹(卡片式、動物比喻式等)
4、介紹參規:每人都要發言、保持單一對話、持有一個立場、電子器材靜音、遵守時間、使用停車場
其他(需要大家補充,預留7、8…)
5、公布3O:目標(Objectives)、產出(Outputs)、成果(Outcomes)/關于***的研討會
6、宣布訓程:開場、會議規則…行動計劃、結束
備注:營造一個安全、輕松、被尊重的氛圍
二、回憶過去(80分鐘)
1、公布頭腦風暴規則:聚合想法、相互激發;大膽想象、自由暢想;
保證數量、先不論是非;勿扼殺想法、不要批評或評價
記錄員記錄時按原話記錄(如需修改征許提議人同意)
2、提出問題:曾經團隊合作中最成功或最有價值的一次合作經歷?
3、問題發散:采用原始頭腦風暴法
組員描述、介紹事件的具體過程
包含要素5W2H1E(When、What、Where、Who、Why、How、How much、Evaluate)
什么時間、什么事、在哪里、誰參與、動機是、怎么做的、資源及結果、你的評價
4、收斂問題:每組產出一個成功的X案例(標準自定)計數投票
三、萃取經驗(120分鐘)
1、還原案例:用STAR模型(關于X案例:背景、任務、行動、結果)
Situation(背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和Result(結果)
關于行動(Action)部分抽離出具體執行動作
2、模型建立:分享通用模型樣式(流程圖、順口溜、英文首拼、隱喻圖像等)、小組建模
建模意義在于方便記憶與傳播、描繪樣本可復制、按圖索驥易成功
3、模型發布:各小組上臺分享展示(用STAR模型簡要介紹案例、分享建模思路及結果)
四、問題分析(120分鐘)
1、提出問題:現在團隊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2、發散問題:原始頭腦風暴(一卡一答、字大體正、清晰明確、4-8個字)
3、收斂問題:同類整理(合并/制母卡,<20人集體/>20人先小組后集體,整理出與組同數的問題)
分投法(以3O指導下的標準投票,如:優先解決的、最易解決的、必須解決的等)
備注:如必要時采用分投法(如:出現大于組數以外的同類問題列,用 標識)
五、行動方案:(210分鐘)
1、知識講解:5WAY分析法、OKR工作法、OGSM-T目標管理法、T型分析法
2、漫游掛圖:書寫上一輪研討出的問題(與小組數量相等,問題依次編號為A\B\C\D…)
第一輪:針對本組寫出大家共識后的方法(動賓結構、清晰、明確)
第二輪:小組依次新增共識方法(按照對應編號排序書寫,直到全部貢獻完畢)
第三輪:各小組依次評價其他小組內容(如:√A、x A、?A、√B、x B、?B)
第四輪:達成最終共識(形成混合小組1-N,如:1到一組,…N到一組,關于“X和?”提議持方者澄清、修改,可修改意見或者內容)
第五輪:回到原組(反思與滋養,如問:你收獲到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備注:可以投票選出幾個“重要”方案,開展下一步執行。
六、共創未來(150分鐘)
1、小組形成初步方案:描述未來團隊的美好模樣(形式不限,圖畫、音樂、詩歌、三句半)
2、外交大使分享:本組研討、派出大使、共享智慧與收集意見、回歸本組優化形成最終方案
3、成果發布:小組集體呈現(形式不限)
說明:目視化團隊愿景,喚醒集體榮譽感、提升團隊凝聚力與合作精神
課程標簽:通用管理,團隊建設